杨丽萍
洪江市安江镇第一完全小学 湖南省 洪江市 418200
摘要: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只有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促进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本文中对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问题作一个浅析。
关键词:加强预习;课堂导入;课堂讨论;教师点评;总结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先找出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只有在原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根据本人长期的教学观察发现,当前的学生很少会进行预习,学生预习的缺乏导致很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教师的授课,这就需要教师加强预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的环节是重要的,只有教师高效的导入,才能使学生高效的学习知识。针对当前语文课堂上学习氛围低沉的问题,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引入新型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的点评,两者结合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效率。在课堂和课下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多总结分析,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加强预习可以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说到课前预习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但这样一个优良的学习方法,却很少有学生会用,这样的情况是导致当前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课前预习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授课之前学生独立的预习课本内容,以对课本知识熟悉的一个过程。课前预习的优点是众多的,既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又可以使学生自主的学习,可谓一举两得。针对当前学生没有预习意识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课前预习。本人也注意到学生对于预习的要点是掌握不好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预习之前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使学生具有预习的方向性,这样才能使学生高效的预习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授《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之前就应该让学生进行预习,以使学生可以高效的预习知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预习首先应该熟读课文,这是预习的首要一步,然后应该发现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加以练习来掌握。本文描述的是美丽的小兴安岭,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查阅资料了解小兴安岭位于我国的什么位置。在预习中要发现本文是按照什么样的结构叙述的,在文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就有了预习的方向,就可以使学生高效的预习课本的知识。
二、课堂导入可以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在语文的教学中导入的部分是重要的,只有教师高效的导入才能使学生有效的学会知识。在语文课堂的导入中教师要做到三点的要求,第一,是教师的导入需要高效;第二,教师的导入需要简洁;第三,教师的导入需要具有趣味性。教师导入的高效要求教师在导入的过程中向学生系统的串讲知识,导入的简洁要求教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导入完成,导入的具有趣味性要求教师的导入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和其他的教学方法以共同的促进课堂导入。
例如,教师在讲授《山行》这首诗的时候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课堂导入。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放一张深秋山行图,以营造课堂学习的氛围,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之初有兴趣学习本课的知识。在导入中教师可以对诗中的字词向学生简单的介绍,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读作“xiá”,这是学生在以前的古诗学习中所没有遇见过的,教师向学生导入这样的内容可以使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充满兴趣,在诗中有“停车坐爱枫林晚”,其中“坐”是因为的意思,这是学生在古诗学习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高效的导入,就可以使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充满兴趣,这就便于学生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了。
三、课堂讨论可以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主要是传统类型的课堂模式,这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十分的不利,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讨论中所有的人都可以有效的融入到课堂学习的环境中,对课堂的有效教学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课堂讨论中,以此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授《赠刘景文》这首诗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在这首诗中都有哪些景物可以表明这是秋天。有了讨论的问题所有的人都投入到了热烈的讨论中,有的人说:在诗中“荷尽已无擎雨盖”这表明荷叶已经枯落,这是秋天的景象;有的人说:在诗中“菊残犹有傲霜枝”,其中的菊花残落霜雪压枝都表明是秋天了;有的人说:在诗的最后一句“最是橙黄橘绿时”这也表明是秋天的时节。在学生的课堂讨论中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解决了一部分的课堂问题,对课堂的有效教学十分的有益处。
四、教师点评可以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导入和讨论的教学方法,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浓厚,但语文中有一些知识点是仅靠学生无法有效解决的,这就需要教师的点评,以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师的点评中教师要对重点的内容进行点评,要对学生在讨论中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点评,这样的课堂点评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在传统的课堂上基本都是教师的整节课讲授,而教师将语文课堂分成不同的几个环节,就有利于学生有效的学习知识而不感疲倦。
例如,教师在讲授《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后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点评。这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在文中从多方面对秋天的雨进行了描述,在文中作者运用了多种的修辞手法,有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拟人的修辞手法,有排比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将秋雨写着惟妙惟肖引人入胜。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而且更像是一首诗,在每一段的开端都是秋天的雨,给人以诗的节奏,课文文字优美,对人的感染力很强,可以媲美诗的语言。在课堂上教师对课文进行点评,就可以使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对课堂的有效教学很有好处。
五、总结分析可以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在语文的教学中需要学生进行总结分析,只有学生善于对语文知识进行总结分析,才能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有独特的体会,才能使学生有效的学习语文。在语文知识的总结分析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以使学生可以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司马光》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分析,在课文中学习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作为和司马光同龄的小学生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应该做出什么样的举动,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分析这些。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总结分析就可以对知识有独特的感悟,这对语文的有效教学很有好处。
总而言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首先应该预习课本,预习是语文有效教学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以共同的促进课堂的高效教学,还要让学生进行广泛的总结分析,要让学生对课文有所感悟,这样才能促进语文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传惠.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18, 000(001):61.
[2]陈彩琳. 让书声成为学生精神律动的音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朗读训练案例研究[J]. 汉字文化, 2018, 000(002):63-64.
[3]郭磊. 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有效策略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 003(021):P.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