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第26期   作者:杨红
[导读] 德育教育是教学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杨红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四排山乡大芒关完小677502
        摘要:德育教育是教学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为了能够在小学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提高德育水平,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语文素养内容,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并能够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逐渐从自身出发,自觉学习德育知识,塑造出更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优秀小学生。学生在转变学习观念的过程中,更能够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和行为习惯,挖掘出自身潜在的德育能力,在教师的指引下,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方法
        前言:小学语文教学是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的重要教育学科,在课堂学习中应当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不断的巩固,形成语文知识的有效表达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这种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内容,成为德育向前发展的重要方向,教师应当不断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德育水平,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为学生创造出更加具有实用性和发展性的德育教学新内容,在与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教学魅力,感受德育的滋润,在教育的沃土上实现自身知识的有效构建和道德品质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是教师魅力展现的重要行为实践,为了能够在课堂中发挥教师的真实水平,需要教师将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目标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但能够收获知识与能力,也能够进行德育学习的有效思考。在进行语言表达和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良好的个人修养和人文精神,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更要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找到德育教育实施的有效路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形成了与时俱进的德育教育新思想,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1小学语文教学以生为本
        新课程标准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必要的依据,语文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语文素养的课程。小学生在教育的初始阶段,为了能够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构建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全方位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主动思考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综合素质能力的行为表现。将语文课程内容与德育教育内容相联系,并能够不断的创新课堂教育环境,让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在自主学习时间进行德育教育的学习,这种点滴的积累将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力量。
        2小学语文教学教师的转变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灵魂,也是教育的实施者,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过程中,逐渐推陈出新,让课堂变成学生喜爱的课堂,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不断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语文课堂相联系,形成德育教育的智慧课堂。教师更要不断的武装自身的德育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德育教育关键点。以教师为榜样,学生更能够树力德育学习意识,在行为上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在心理上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逐渐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以传统文化为引,让德育教育遍地开花。
        3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不仅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在语文学习阶段,德育教育也成为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学生精神面貌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地将校园文化作为学生德育建设的基础,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生发展的整个阶段,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的行为举止发生变化,在思想教育方面更能够凸显出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在不断探索自身教育内涵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与社会发展的接轨,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事物判断能力和拥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的实施途径
        为了能够更好的抓住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不断完善德育教育内容,将新颖的教育手段应用于课堂中,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找到有效的途径,为德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时机。德育教育可以通过教材和课外读物进行有效渗透,也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和教学活动进行教育。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德育教育更要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联系,形成三位一体的重要德育教育内容。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感情,了解学生的实际德育水平,在指导学生正确行为和良好心理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兴趣的带领下,形成全新的德育学习新方法,培养学生的真善美。
        1充分挖掘教材内的德育内容,树立德育意识
        教材是学生课堂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图文并茂的教材内容中,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丰富性和科学性。教材中的故事情节和传统文化故事更能够揭开学生学习生德育教育的神秘面纱,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在不断进行语言表达和学习思维构建的过程中,探索出了教材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方面。并能够将自身的知识水平与教材相连接,形成以德育教育为自身发展的重要理论方向和实践方向,让学生树立起学习德育教育的新起点,并能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德育教育素材。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找到德育方向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和语文思维构建的重要教学课堂,阅读教学也是学生进行语文写作的重要基础。为了能够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教师需要找到合理的阅读材料,能够体现出学生爱国情怀和高尚道德情操的重要教育内容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在自主学习中也可以通过阅读进行道德品质的构建,写作方面凸显出德育的重要写作内涵,逐渐将学生指引到正确的德育方向,提高学生健康身心的发展。
        3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带动下,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语文问题,建立语文思维,并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形成正确行为习惯。教师应当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创设德育教学情境,让语文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目光。在进行课堂内容展开时,应当将多媒体内容中渗透爱国主义革命歌曲,以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为榜样,践行他们的革命遗志,逐渐让学生意识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逐渐实现了德育本质的探索和发展。
        4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树立德育精神
        任何理论知识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特别是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到处都充斥着语文元素和语文问题。为了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学习观念,需要教师组建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在以校园文化为基础的德育教育宣传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够以此来影响他人。教师也应当在合作学习中进行德育教育活动的展开,让学生能够共同探讨德育相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并能够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发扬自身发展的德育精神。学生也可以参加公益性的德育活动或具有德育内涵的展览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德育知识的掌握水平和更高层次的德育内容建设。
        三、总结
        学生的发展与德育教育内容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应当构建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不断进行自身知识构建中,将德育内容进行积极的总结和学习,除了在课堂学习的各个阶段深入德育教育本质研究,还要在自主学习环境中进行德育学习的知识拓展。教师不断的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自身的高尚行为引导学生正确的德育教育方向,并能够将核心素养作为德育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找到有效的学习阶梯。让学生形成思想道德品质的有效构建和精神面貌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晓伟.小学语文推进素质教育构想──强化思想品德渗透的意识[J].小学语文教学,2000(11)
[2]党万堂.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20(03):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