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尧
龙岩市高级中学 364000
摘要: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教育都显得格外重要,通过教育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人才则能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原有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在于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而且其中包含了许多物理性的知识,也正是因为所包含的知识点众多使得化学这门学科的趣味性极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必须要采用灵活教学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进行提高,在此基础之上,高中化学的教学水平能够迈向一个全新的阶段,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一、转变原有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以至于发展到现在都很难进行彻底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思维始终都受牵制,对于教师的依赖性非常强。化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许多化学知识点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操作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这就使得学生只会的机械式的对知识点进行记忆。除此之外,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都是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所谓一刀切是指对所有学生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并不会兼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长此以往,班级中的两级分化问题会十分严重,而且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会越来越低。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对化学学科没有兴趣
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虽然部分教师意识到了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缺乏对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直接将大量的知识点以灌输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一节课上将大量的知识点进行罗列,然后让学生边抄笔记边听讲。这样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不得不紧随教师的角度来进行学习,根本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如果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脚步则会遗落很多知识点,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产生对学习化学的抵触情绪。
(二)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
高中阶段是学生课业压力最大的一个阶段,由于受到升学考试的影响,使得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一过程会让学生偏离学习的正确方向,认为只要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就万事大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会让学生大量的进行练习和测试,甚至会为了节约时间直接将一些化学实验进行省略,这就直接失去了化学教学的意义,恶性循环的教学模式下只会影响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三)教学方法存在不合理之处
虽然部分教师在内心非常明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思想理念已经固化,在短时间内很难对原有的理念进行转变,而且教师为了班级的升学率,不得不让学生机械式的进行学习。这就使得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非常不合理,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身心俱疲,不仅无法提高学习成绩,还会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
四、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教师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想更加高效的开展化学教学工作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对原有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原有“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位置,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开设一些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其次,可以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转变原有只追求学习成绩的学习理念。最后,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教学模式,例如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以及情境教学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化学始终有新鲜感,这能让学生不自主的就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化学学习中。
(二)注重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过程
教师在对化学知识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片面地对其进行加工,必须要对知识进行深入的剖析,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整个化学知识的原理,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当学生在学习碱金属元素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主绘制的方式来对碱金属的原子结构进行绘制,然后将其与之前所学过的钠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出碱金属元素的结构、性质以及用途。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点拨,教师不能直接将结果告诉学生,要注重学生的整个思考过程,即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教师也不能立马纠正学生,要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的方式来得到最终正确的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更符合核心素养背景下所提出的全新教学要求。
(三)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
化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点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意识的培养,当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得到提高以后能够更好的学习较为抽象的化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难度也能得到有效降低。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样性的分组实验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当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操作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的方式来了解知识点的具体含义,以此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的内容。
(四)确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
在采用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应该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细致的研读,结合学生的个人实际情况,帮助每个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目标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目标难度系数可以大一些,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目标难度系数则可以小一些,这样能够更好的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当学生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则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多个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基础较为薄弱且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则只需要掌握大多数金属氧化反应,知道镁、锌、铁与盐酸的反应,了解铜不能与盐酸、稀硫酸进行反应。对于基础知识牢固且个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上述的内容,同时还要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够设计相应的对比试验,懂得运用各种归纳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想要不断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必须要对原有的教育理念进行转变,教师应用积极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展开教育。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思维能力,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欣.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0(10):109.
[2]周豪.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生英语,2020(36):120.
[3]张志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20(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