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方法解读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第26期   作者:何立鸳
[导读]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与抽象性等特点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何立鸳
        海南省东方市板桥中心学校
        摘要:数学学科的逻辑性与抽象性等特点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积极引进降低数学学习难度的有效教学方法,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则是其中一种受到了数学教师欢迎的教学方式。而且数学思想在数学课上的渗透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不少教师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应该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育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上。本文主要围绕着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改善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不良发展现状。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教学在小学阶段课程教学体系中占据着基础又重要的地位,教师要跟随时代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下遵循各种新的教学要求,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进行创新的变革,将传统教学模式遗留下来的各种教学问题摒除出去,让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出新的活力。例如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师没有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在自己课堂上的渗透与运用,此时则可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要学会合理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帮助自己突破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保障新时期数学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意义
        数学思想方法实际上数学教与学的灵魂和核心所在,新课程改革已经明确要求教师要将数学思想方法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之中,以优化数学教学。具体而言,对于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其教学意义可以体现在:
        其一,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注重为学生传授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合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这可对学生的高效学习发挥很好的积极促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利用数学思想方法来指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可优化教师自身的数学知识内容机构,帮助其快速地提炼数学教材的精髓,为丰富和充实数学课堂内容有着积极的作用,可推动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
        其二,思想方法实际上在元认知范畴之内,它能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发挥监控和调节的有效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尤其是在数学课的解题教学方面,教师在课堂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无疑可以为学生建立起合适的解题思路提供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分析能力及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健康发展[1]。
        其三,在数学教育中,教师的关注重点已经不仅限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还要关注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育要前进和发展的重要目标。而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渗透与运用,也是可以培养学生一定数学素质的重要教学方式,要求教师针对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课上的强化运用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策略
        在数学课上渗透相适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多方面的教学价值。为了贯彻数学教学与数学思想方法相融合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由浅入深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之下,开始注重在自己的课堂上渗透和运用合适的数学思想方法。而要保障数学思想方法与课堂教学活动相融合的教学效果,则要求教师合理地挖掘数学思想方法内涵,并对其进行准确的理解,然后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之中[2]。

为此,教师应该在由浅入深的原则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知识教学逐渐深入开展的情况下得到递进性的渗透与运用,充分突显出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与学中的魅力。
        比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化归思想方法来优化其课堂教学活动。化归思想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将问题由难化易或者由繁化简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积极的教学价值。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这一化归思想方法,教师可先给出“26+18”这样的算式,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一算式提出更简单的算式,让这些算式的结果相等吗?”这一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可以加强学生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维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化归思想方法已经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渗透与发展。然后,学生就进入了自主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阶段,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简化计算方式。例如有的学生给出了“(20+10)+(6+8)”这样的计算方式,也有的学生提出了“26+10+8”这样的计算方式,还有的学生提出了“26+4+14”或者“26+20-2”等等简单化的计算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归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良好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知识。
(二)通过分类讨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分类讨论是基于分类数学思想的学习方法,其具有非常好的教学价值,能够让学生善于列举出各种可能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题准确率[3]。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积极地开展分类讨论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跃思维之下更激烈地讨论数学问题中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数学条件来得出相应的答案。
        例如在苏教版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解决教材中“杂志订阅方法”这一数学问题,则可让学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分类思考,再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在上述数学问题中,实际上可以将杂志订阅情况分为三种:(1)只订阅1本杂志;(2)订阅2本杂志;(3)订阅3本杂志。学生可将其列举下来,还可辅助符号或者画图的方式来对学生个人的思考过程进行直观的表达,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思考和分类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分类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教学价值,并且要让学生体会到分类思想方法的教与学优势,使其可以积极自主地将分类思想方法运用到数学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题能力。
(三)通过画图方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并且解决数学问题,这是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体现[4]。在数学领域,数形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主要是通过图形来直观地展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数学问题的数学关系等等,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连除实际问题》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出关于连除的实际数学问题:在一座山上有3只小猴子,某天摘了30只桃子,但是这些桃子只够这几只小猴子吃2天,那么请问它们平均每天每只小猴子吃了多少只桃子?这一数学问题一定的解题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将其中蕴含的数学关系展现出来,然后快速地列出相应的解题算式。例如有的学生先画了30只桃子平均分为2份的画面,然后画了平均1份再均分为3份的图,再列出了“30÷2÷3”的算式。这是学生根据直观形象的图画来明了数学问题解题思路的有效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与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着多方面的教学意义,教师可以在新课改精神引领下探索出各种可以促进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与发展的教学方式,以构建一个生动又活跃的高效数学课堂,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健康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