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第26期   作者:高波
[导读] 社会的不断发展已经由人力逐渐转变为信息化
        高波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已经由人力逐渐转变为信息化,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所以教育教学手段也应该与时俱进,适当进行信息化教学。但是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初中阶段的信息化教学效果不佳,导致教学效率逐渐下降。为及时解决这有问题,是教学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本文以初中化学为例,就如何进行信息化教学展开了相关的策略探讨。
        关键词:初中化学;信息化;教学策略
        在进行初中阶段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由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已经让学生逐渐厌倦,所以在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这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借助相关课件,提出相应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其次还需要教师适当结合微课教学,综合相关视频,提高理解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展示知识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及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本文便对以上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一、借助相关课件,提出相应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初中阶段的化学知识难度较大,学生理解能力并没有显著的提升,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借助相应的课件,提出相应的问题,相关问题应该基于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感知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进行知识拓展,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实现跨学科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述《金属材料》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时结合信息技术首先展示相关的金属材料,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视频进行讲述,随后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询问学生:生活中金属材料的相关应用?教师还可以适当结合教具向学生进行展示,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对铁、铝、铜等金属性质进行简单的讲述,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适当讲述一些化学小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综合相关信息技术,进行直观的展示,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降低学生对抽象化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在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现象进行知识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生活感知意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培养学生学习素养。
        二、结合微课教学,综合相关视频,提高理解能力
        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教学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此外借助微课教学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解决相关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此外在进行微课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视频进行讲述,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由于化学开始涉及微观知识,所以教师还可结合视频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微观概念,便于化学教学。
        例如教师在讲述《分子和原子》的相关内容时,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到化学知识往往涉及微观概念,学生处于宏观世界,对微观概念不了解,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结合信息技术向学生讲述分子以及原子的概念,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教师还可以结合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分子结构以及原子结构,教师还可以适当展示相关的化学模型,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展示相应的球棍模型,随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和操作,逐渐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没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结合视频进行直观的讲解,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相应的便利,为接下来的化学教学打下基础。
        三、利用思维导图,展示知识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在进行相关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意识到化学知识零散,笼统且复杂,教师只是单纯的依靠语言进行教学,学生理解能力不足,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巧妙的结合信息技术构建相应的思维导图,使学生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行绘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家长积极参与,进行线上教育,巩固学生成果
        例如教师在讲述《化学方程式》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相应的知识点,并讲述这一单元的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知晓化学方程式这一知识主要涉及三个大的方面,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教师还可以进行细化的分支,质量守恒定律主要包括,内容,实质,验证方法以及相关应用;而化学方程式主要包括,定义、含义、书写规则以及书写的含义,教师还应该适当讲述学生化学方程式的具体写法,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讲述相应化学方程式的具体计算,主要包括,计算的依据以及具体的计算步骤,在进行思维导图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让学生对一些化学知识进行丰富,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四、家长积极参与,进行线上教学,巩固学习成果
        在进行化学教学时,作为学生的家长也应该注意到,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而在学生心目中,家长是权威,所以作为家长也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监督,在网络上进行相关知识的搜索,在家庭中进行相应的问答,家长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线上家庭教学,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接下来的化学教学创造便利。
        例如教师在讲述《水的组成》的相关内容时,家长可以首先询问学生基础的化学问题,比如水的具体组成,学生回答: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以及氧原子构成,家长还可以继续进行追问:水资源在生活中的用途,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水分子模型的绘制,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在教学时,家长还可以在网络上搜寻相关的化学知识视频,让学生进行线上的学习,从而打破时间以及空间的局限,家长还可以结合信息平台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教师及时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
        五、提高解题能力,结合例题讲述,提高学生能力
        在教学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面临中考,尤其是初三的学生,应该注意锻炼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而知识运用能力主要以自身的解题能力为主要的展现形式,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搜寻相关的例题,教师适当结合相关的例题,进行相关解题思路的讲述,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为接下来的化学教学创造相应便利。
        例如教师在讲述《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适当提出相关的例题:?已知5gA与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和若干克D。若制取8gD,则需多少gA。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进行相应的解析:此题要求说明了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按一定质量比进行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图表如下(若D、A的质量为x、y):A(5g)?+B(2g)?→C?(3g)+D(x)??由质量守恒定律:x=5g+2g-3g=4g,因为D为8克,设A为y,即A、D的质量比为5∶4,则可以通过计算推知y=10g,通过例题讲述,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素养,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
        综上所述,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已经让学生逐渐厌倦,所以在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这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借助相关课件,提出相应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其次还需要教师适当结合微课教学,综合相关视频,提高理解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展示知识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及时和家长进行合作,巩固学生的成果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玉玲.信息化条件下初中化学教学模式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21.
        [2]李绍艳.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C]..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10:127.
        [2]覃祖夫.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