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楠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
摘要:物理作为初中理科教学的代表性课程,学习难度较大。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教师应当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新课改的推广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增添了许多新内容,任务型教学通过设置合理有效的任务,为学生从课堂听讲与课下自学两方面提出要求,由浅入深的任务布置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物理知识内容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全面能力与自学意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任务型教学;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带动自学意识提高
物理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理解掌握科技文化知识,更是在生活中加强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型教学理念将教书与育人提升到相同的教学高度,初中生正处于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当运用丰富的教学能力,作用任务型教学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计划与目标,进而实现教学的意义。本文笔者就任务型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有效开展做出如下讨论,希望能为教师带来启发。
一、明确课堂学习目标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因知识的联系能力不强,无法与生活中的常识构成有效的连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当重视知识的传授,更应当重视方法的引导。通过布置详细的预习任务,引导学生提前了解下一堂课的重点讲解内容,在预习过程中产生自己的理解,提出并记录困惑与疑问,以便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答案。在预习任务布置的前期,教师可以尽可能的详细描述任务目标,随着长期的坚持,学生会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思路,自主完成课本知识内容的预习与复习工作。
例如,在学习“浮力”这一章节时,本章节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因此我在每一堂课前都会为学生布置详尽的预习任务。我将本章节的知识内容分为四大项,分别是浮力的定义及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及浮力的应用。围绕这四项内容又布置了详细的小任务,为学生的预习过程设置合理的导向标。在课堂开始时,我首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以便确定课堂的讲解节奏,课堂教学节奏不应当以知识内容的难易程度决定,而是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预习效果。在学习浮力计算时,学生不能很好的将力学与运动学结合起来,通过我的例题分析,学生得以完全掌握知识,提高了答题的效率。
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内容的唯一根据是教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这为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许多限制,从而严重影响课堂效率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顺应新型教学理念的指导思想,明确课堂教学主旨与学生的教学地位,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参照依据,进行教学任务的布置与课堂教学进度的调整。通过合理的任务设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达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目标,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建立学习信心及物理学科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为教师的课堂内容讲解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并通过课堂目标的达成情况记录教学笔记,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实现成绩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运动和力”这一章节时,本章节不仅要掌握运动和力的题目,也要完成对物理实验的测量学习,实验室探究物理定律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我为学生制定实验的学习目标,首先要明确实验的主旨,思想与操作步骤,实验开始之前,进行操作的预演,以保证实验的进行效率。误差是物理实验中关键的名词之一,学生要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少误差所带来影响的方法,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提高考试成绩打下基础。在课堂上,学生达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目标,深刻体会到了物理学习的乐趣。
三、带动自学意识提高
物理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未来学习过程中,教师所能起到的帮助越来越少,所以应当在初中阶段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自主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在不断练习和长期坚持下提升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为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储备工作做出努力。教师应当根据任务的探究难度,制定相应的教学规划,及时给予鼓励使得学生有充足的动力和兴趣继续探究探究,进而带动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电流和电路”时,本章节的重点学习内容是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电学的重要学习基础。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知识内容,将产生的想法进行总结或与我进行沟通,在课下学生提出了很多新奇的问题,我运用自己丰富的物理知识进行解答,学生在获得了答案以及我的肯定后,物理学习的热情持续高涨,这对于其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所以值得鼓励。
总而言之,任务型教学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有帮助,教师应当做好合理的任务布置,牢牢把控课堂的教学节奏,进而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及考试成绩。通过不断的提升教学方法的效率,总结教学经验,进而实现教学水平的进步与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将虎.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32)
[2]林昌发.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引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