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第26期   作者:李双双
[导读] 结合如今的课堂教学来说,实际上需要更多地体现出学生的知识思考
        李双双
        贵州省思南县杨家坳小丰溪小学
        摘要:结合如今的课堂教学来说,实际上需要更多地体现出学生的知识思考,体现出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知识的认知情况。特别是针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学生针对于相关方面的知识点内容了解比较少,数学知识体现出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考察,因此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一定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教授,让学生通过课堂知识学习,提高知识点的掌握效果。那么实际上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发现,小组教学的形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知识思考,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参与到课堂知识内容学习当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教学;有效结合
        由于小学数学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而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时,也需要体现出来一定的课堂知识内容思考,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中采取或者是加入小组教学的形式,就可以将班级学生全部划分在教学当中,体现出学生良好的知识学习效果。并且能够很好地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参与到课堂中进行学习知识点。结合学生的课堂知识点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方式的巧妙加入,可以适当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知识学习效果。
        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由于小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教师的带动,只有教师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氛围,才可以更好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在课堂中能够主动参与其中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而且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说,小组的方式,便于对班级学生进行整体划分,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一些学生可能就会不愿意参与其中,或者是课堂中的听课注意力不够集中,主要还是由于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不够感兴趣,不能够真正的地对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行带动。
        例如,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这一小节时,在进行这一小节的讲解时,由于计算相关的知识内容需要让学生强加计算,这样才可以不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好这些知识内容。那么结合课堂中的知识讲解,教师需要将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给学生讲解清楚,让学生强化记忆意识,那么在学生掌握好计算的方式之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练习计算,这个也是由于单纯让学生进行练习的效果会不是特别好,反而让学生几个学生为一组进行练习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练习效果。
        二、方便交流学习方法
        由于数学知识点需要学生更多地思考,需要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思考知识点,那么结合小组的形式,实际上也就给予了学生一个机会进行知识点的思考。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是比较活跃的,但是课堂中需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思考知识点回答问题的动力,这样学生就会更加主动地进入到课堂知识的学习当中。况且小组就更加方便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针对于一些知识理解问题,学生可以及时地得到交流,知识掌握印象会更加深刻。
        例如,在进行“锐角和钝角”这一小节时,由于钝角和直角这一小节内容的学习比较基础,需要学生掌握简单的角的特点,学会辨认不同的角。针对于角的内容学习之后,教师让学生与同桌之间进行相互练习,相互检测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由于一些学生的知识点学习情况比价好,因此学生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强化课堂中知识点的学习效果。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练习,检测学生的交流情况,并且也让学生加强了练习。
        三、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由于课堂中进行教学的时间比较有限,学生进行学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学生在学习知识点时,投入其中更多的精力,让学生充分结合教学知识点,提高掌握情况。

再者就是学生的思考能力,由于小学生的思考能力还是比较薄弱,通过小组可以强化学生的练习效果,特别是针对于一些概念知识内容,更加需要学生的牢固掌握。而且小组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的效率更高,这也是由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比较好,效率自然也就会更高。
        例如,在进行“加减法的验算”这一小节时,由于计算验算也是计算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结合这一小节内容,需要学生强化掌握效果。那么教师在讲解之后计算的方式之后,就需要让学生更多地进行一些练习,由于验算当中的步骤也比较重要,就可以让学生几个学生为一组相互检查计算验算情况,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比拼,所以学生出现的问题由其他学生指出的话,就会强化学生的记忆印象,让学生将检查出来的一些问题记忆和掌握清楚,提高练习效果。
        四、改善课堂教学氛围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比较急功近利,总是利用“填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这样单纯追求教学速度,将教材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的教学方式使得数学教学课堂的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不能认真听教师讲述的知识,对许多知识总是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进行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甚至放弃了数学学习,严重阻碍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那么,广大教育实践者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实践,以改善数学教学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数学教学课堂当中,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呢?须知,小组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它可以取代教师一言堂的教学现状,让学生积极在小组内表达自身的看法和观点,与小组成员进行多边互动与交流,从而能够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改善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以此可以打破数学教学课堂沉默的现象,为学生打造一个新型的学习园地,让学生更乐于进行数学学习,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高效性。
        例如,在进行“6的乘法口诀”这一小节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敢和老师挑战,对一对1~5的乘法口诀吗?并指出几名学生与自己对口诀,以此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自己掌握的乘法口诀,不断加深学生对已掌握知识的消化和吸收。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学生合作探究以下问题:根据之前我们学习乘法口诀的经验,你们认为6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呢?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得数相差几呢?以此可以让学生对6的乘法口诀的特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不断降低学生掌握教材重难点知识的难度。接着,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场景图,让小组学生对场景图进行观察,并让学生在小组内说出自己得到的信息,以及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以此可以让学生对场景图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列出对应的乘法算式,总结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如一六得六,二六十二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将6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并要为学生板书乘法算式和相应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说说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以此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记忆,熟练背诵6的乘法口诀,并要指导小组学生利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能够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运用意识。这样,教师通过利用小组教学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保持了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动机,取得了极大的教学收益。
        总而言之,小组教学的形式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很好地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这样教师也能够减轻一些教学当中的压力,还可以逐渐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进行听课,对学生的长期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有帮助。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需要让学生逐渐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带动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钱芳华.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亚太教育,2015(32)
        [2]纪振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