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晶
云南弥勒市东山中学 云南 红河 652303
摘要:化学的实践性是非常强的,知识内容的学习是离不开实验探究的,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就需要在化学教学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品质进行良好的塑造,通过创设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一定的培养与发展,化学知识内容的学习难度,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的,在课堂的学习中也会觉得吃力,因此,本文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学习品质进行讨论与总结,并提出指导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品质;创新实验教学;构建和谐氛围;提升学生兴趣;联系实际生活;培养思维能力
学生在刚进入初中阶段的时候,面对高强度的学习氛围,内心的承受能力并不是特别的高,在适应的学习环境的过程中,在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就会下降,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就需要构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对于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合理有效的培养,教师在学生接触化学知识,以及实验内容的时候,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新颖性。
一、创新实验教学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在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解的前提下,就需要与其它科目的任课教师进行详细的沟通交流,通过了解他们在课堂中的教学策略,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就可以对于实验教学进行合理的创新,在这个基础上,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创新实验教学的前提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进行了解,在学生明确知道,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验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于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行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不同的化学原理,在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关的化学知识,比如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的新的物质可以让澄清石灰水变得浑浊,一般是采用这个方法来鉴别二氧化碳气体的,通过让学生对于不同的化学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学习,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其中,氧气能够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这个方法可以鉴别化学实验中生成的气体是否是氧气,也可以让学生对于不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有比较牢靠的记忆,教师通过创新化学实验教学,也可以对于学生的学习品质进行塑造。
二、构建和谐氛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个行业对于高科技技术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多的,这也从侧面提高了对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与重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因为知识内容的综合性,以及实践性都是非常强的,教师在引领学生对于实验现象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通过构建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在塑造学生学习品质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对于空气中所含有的成分,进行了解和学习,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拓展一些有关于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资料,因为它是最早使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的,教师在为学生拓展背景知识内容的过程中,也需要让学生了解定量的方法,其中,拉瓦锡就是使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出了空气的组成成分,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教师通过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验装置的构建,也可以让学生对于做化学实验的步骤,进行了解和学习,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构建和谐教学氛围的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品质进行塑造。
三、提升学生兴趣
因为化学学科是学生在进入初中三年级之后,才会开始学习的科目内容,对于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学生面临着中招考试的压力,学习时间本来就是非常紧张的,所以,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就需要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抵消学生的厌烦情绪,在培养学生对于化学学科浓厚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教师也可以通过将实验教学策略运用在课堂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分子和原子”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对于物质的构成进行了解学习,教师在将趣味性教学方式运用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的时候,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以及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构建知识内容的思维导图,这样学生对于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才会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学生在学习过物质是由三种微粒构成的时候,就会明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由元素构成,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水分子进行举例,教师在对于学生的学习品质进行塑造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提升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对于分子的特点进行了解,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的,比如在厨房炒菜的过程中,在其它地方是可以闻到香味的,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语言,也可以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四、联系实际生活
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物质的变化性质知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生活现象进行观察,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在课堂中对于知识内容的理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对于学生学习品质的素质,引导学生建立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这两者之前的紧密联系,教师也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提高知识内容的讲解趣味性。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自然界的水”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对于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解,让学生对于实验装置,水电解器进行了解和认知,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于地理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回顾,这样也可以拓展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认知,在联系生活实际内容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于水分子的组成进行明确的认知学习,教师也可以借此来塑造学生的学习品质。
五、培养思维能力
对于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化学任课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重点,也是物理学科以及数学学科的教学重点,教师通过培养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内容的思维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效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品质进行塑造与发展。
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对于不同的实验视频进行观看,学生在对于实验现象进行观察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化学方程式的记忆难度,通过让学生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反复的观看,教师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在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就需要让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综合性进行认知,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内容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也需要对于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摒弃,通过开展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塑造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郑爱玲.浅谈构建初中化学课堂的高效性[J].亚太教育,2016(08)
[2]刘成磊.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科技展望,2015,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