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第26期   作者:孙艳林
[导读]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当今教育改革新突破。
        孙艳林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九龙街道牛街完小 655811   
        摘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当今教育改革新突破。小学数学缺乏趣味性,且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通过生活化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够增强数学的适用性,提升教学效率。本文针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作出相关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增加新的要求,在小学数学中逐渐融入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够有效的解决。
        一、设计生活化情境,增强学生问题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通过设计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通过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根据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教师要通过学生对生活的认知以及经验来设计生活化情境,能够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适用性,进而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1]。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将生活中关于三角形增强稳定性的例子向学生们引荐,从而让学生通过来自生活的经验去探索三角形是怎样增强稳定性的。再如,花木的支架为什么是要将两根倾斜的木棍绑在一起?为什么要将一根木条倾斜的钉在栅栏门上?来自生活的例子清晰具体,学生的求知欲很快的就被调动起来了,进而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
        二、选取生活化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以完全依靠教材。教师需要针对教材内容展开更深入研究,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关联起来,以学生生活为出发点,来制定教学方案。例如,在讲解计量单位过程中,就可以突破教材的设定,灵活的将不同计量单位的用途和换算讲解给学生。比如学生课桌上的课本、文具盒的重量,让学生掌握“克与千克”,然后再讲“米、千米以及公顷”最后再讲“时、分、秒”时间的讲解。在此种教学形式下,学生逐渐展开探索、学习,切身体会到数学知识的神奇所在,明确了数学知识源自生活。


        三、制定生活化练习,完善数学使用技能
        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后练习相当于做练习,教师仅为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任务,并没有重视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为主要的为,在以往的课后练习方式中,学生都是抱着应付了事的学习态度,就算是仔细的练习,所学到的知识也较为古板,更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完全不符合新课教学改革的标准。教师需要根据生活化教学观念,制定出相应的生活化练习。例如。在讲解菱形、平行四边形相关知识点过程中,教师可给学生布置手工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寻找材料制作出这两个图形,改变以往死记硬背图形概念以及做题的形式。学生在完成任务的环节中,既更深入的掌握的课本知识,又增强了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达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再如,让学生利用放学时间对家中的桌椅的长度和宽度进行测量。家长可以带学生一起去超市购买蔬菜水果,并且将所购买的蔬菜水果的重量以及价钱记录下来。让学生在家中找出自己不同玩具的对称轴。数出从家到学校一共需要走多少步,根据每步0.3米计算,从家到学校共是多少米。此外,还可以给学生布置每天写数学日记的任务,将生活中的数学和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与老师同学共同商讨,并把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过程记录下来。
        四、组织动手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度
        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小学时期的孩子灵活好动,热于探索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教师要掌握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一些充满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进学习中,让学习变得更加主动[2]。例如,在讲解“小数”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室一角设计成一个“文具店”,陈列多种文具,然后贴上标价:书包23元、笔记本1.5元、铅笔1元等等。再让学生找出这些文具的标价牌所存在的不同,然后把它们分成两类。对小学生而言此问题较为容易,学生们很快的就把它们分成带点和不带点的两类。然后教室针对带点的标价牌为学生进行讲解。最后为每个学生发布采购任务,让他们购买不同种类以及不同数量的文具,并计算出购买文具的总价钱。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生活化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室需要抓住两个重点内容:其一,确保学生全部参与其中。其二,重视实践活动整个过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的投入数学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教师在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时需要掌握技巧、灵活的应用,了解学生成长特点,并将其有效的融入进数学教学中。从而让数学课堂更为活跃,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让小学生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梁金凤.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模式实施策略[J]. 人文之友, 2019, (15):214-214.
[2]吴芳龄.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研究[J]. 休闲, 2019, (7):241-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