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第26期   作者:丘冬园
[导读] 在小学阶段数学作业的布置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丘冬园
        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友邦小学 514100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作业的布置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是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产生新的见解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标"下,人们的意识得到了提升,对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职能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增添了对学生数学素质培养的任务,力求为学生带来更多的良性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对策研究
前言:
        作业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教育的不断改革下,数学作业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同时也面对着更高的挑战,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展开更为细致的数学作业布置工作,坚持新课标指导,以问题引领的方式,让学习更加有效。由此可见,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问题驱动作业的设计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就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依然存在有待完善的问题,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以下将对导致小学数学作业问题驱动设计无法发挥实际效果的几点因素展开分析:首先,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不够先进,对问题驱动法实施要求的认知不够明确,将视野局限在了固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上,教师将课本上的问题经过简单的加工后,直接呈现给学生,鲜少有真正创新的试题,进而导致学生一直在同一种题型中循环往复,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致使学生逐步的形成模板式的思维方式,一旦遇到灵活多变的题型,学生将无法正确的解答,促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数学学科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多数教师认知到了这一点,加大了纯计算的作业布置,力求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但却忽略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导致数学作业的结构不合理,无法保证学生的稳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成长。最后,大多数教师为学生布置的数学作业都是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很少给予学生引导,或让学生间进行互动,导致学生的思想受限、视野狭小,无法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有效的延展空间,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对策研究
        问题驱动作业的设计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数学综合学习水平,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想要让问题驱动作业充分地对学生发挥作用,教师还应积极地进行教学创新与改进,以下将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对策研究展开分析:
(一)以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出发点设计作业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不同的表现,而为了设计出使学生巩固在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数学作业环节,应当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具有针对性作业模式,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问题时,需注意以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出发点,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例如:在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四 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每一个学生设计针对性的作业,如:“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一定,请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厎和面积是否成比例,为什么?”等。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帮助学生补足自身的缺陷,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而实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的有效性。
(二)发展数学思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不应将思想局限于固有的边框内,应积极地进行创新与改进,突破固有的作业布置的形式的束缚,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相结合,集思广益,为学生解题数学问题的效率与质量提供推进性的力量。此外,由于小学班级学生通常由20-40人构成,班级集体交流往往无法保持有序性,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交流的效率,因此,教师还应引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性格特点,为学生分配小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在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一 圆柱与圆锥》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先依据这一课的重点与难点知识为学生设计作业问题,如:“在停水期间,张师傅打算做一个铁皮水桶装水,已知张师傅设计的水平的是圆柱形的,底面直径为0.8米,高为1.2米,请问张师傅应该准备多少平方米的铁皮?”等,然后,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信息交流平台,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作业环节的学习,促使学生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数学作业展开探讨与分析,营造出和谐的氛围,拉近学生间的距离,使学生间思想的高度交流,同时,缩短学生间的差距,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通过问题引领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作业,十分符合学生现阶段的心理成长特点,能够为学生带来诸多的益处,因此,教师应对此起到高度的重视,以问题驱动的设计手段,带给学生崭新的学习感受,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最大化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刘汉才.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65.
[2]张爽.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02):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