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校智障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途径和方法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第26期   作者:安莉苹
[导读]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安莉苹
        广东省佛山市启聪学校  528000
        摘要: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中,班主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未来成长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为了使特殊学校智障中职生获得更好的发展,班主任应科学渗透德育教育。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特殊学校智障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特殊学校智障中职生;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途径;有效方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也迈上了新的台阶,实现了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智障中职教育中的德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班主任开展工作时,更要重视对智障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使学生成为更独立、更优秀的人。
        
        一、特殊学校智障中职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采用的教育方法缺乏针对性
        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班主任多采用集体教育的形式,面向整个班集体,没有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差异性的认识。诚然集体教育能够节省时间,但是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性,因此他们在接受集体教育时,难免会存在着“水土不服”的现象,影响了德育的效果。
        2.没能针对智障中职生的特点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的时候,有时会盲目照搬普校的方法,虽然有的教师进行了一些改进,但是其核心和方法与普校的德育大体相同,使得德育无法与智力障碍学生的个性相契合,难以达到德育想要的效果。
        3.德育教育方向不利于学生成长
        考虑到学生残疾的特殊性,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比较关注对于学生的外在的错误行为矫正,希望学生能够受到社会上更多人的关注,得到更多的保护,但却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自立、坚强、自律、心理健康及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引导,学生过度关注自己的不足、自卑心重,无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导致学生在出身社会后,会面临很多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二、智障中职教育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1.结合学生个性特点,确定德育内容
        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掌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班主任才能提出切实有效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导。因此,班主任要能走入学生的内心,多留心观察,多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做到德育针对学生个体,有效实施,切实施行德育的个别化教育。
        例如,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我非常重视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并将这些问题进行记录整理,将其输出为德育的内容。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小言同学无精打采,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与她一番交谈和家长沟通后,才知她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觉得自身长得太胖,不漂亮也不聪明,社会竞争那么激烈,普校的学生都难找到工作,自己先天智力低下,毕业后肯定找不到工作,将来也无法过上幸福的生活。为此,我组织全班进行了以《我心目中的你,是最棒的》为主题的班会,通过一张张小言同学在校运会上获奖的照片,和同学们对她优点的挖掘,让小言和全班同学都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特别的,都可以经过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如果我们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就会顾影自怜,自怨自艾,无法获得进步。我们要将目光聚集自身,思考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方法。当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后就会发现,期待的幸福已经来临。班会课后,小言转变了心态,不再自卑,变得更积极、阳光。她对学习、生活和即将毕业的职场挑选也充满了信心。


        2.引导行为习惯,提高自理能力
        对特殊学校的学生来说,如何更加独立、自强地融入社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同时,行为养成也是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班主任应通过对学生行为上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形成良好的自理能力,更加独立地迈入社会,获得持续发展。
        例如,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在坐、立、行、走的姿势存在极大的问题,驼背、含胸、单脚站立等;有的缺乏生活上自理能力,书包、衣柜、床铺非常杂乱;还有的学习习惯差。为了纠正学生在形体方面的不良表现,我与班干部商量出了利用早读时间,同学们靠墙站立,站姿训练和早读同时进行。几年的坚持,学生的形体有了极大的改进。此外,科任老师反映学生小雨经常不交作业,我询问缘由,再跟他家长沟通后,发现他的学习习惯差,时间观念淡薄,缺乏合理规划。他放学后,总是跟同学在路上玩耍,很晚才到家,回家后又没利用好时间,待到临睡觉前才发现还没有做完作业,导致作业无法按时提交。明白了问题所在,我和小雨一起讨论,先帮助他找到症结。小雨也知道了放学后要及时回家,不在路途逗留。接着,我和他一起讨论了他的时间规划,我建议他把紧急且重要的事情先做,再做不紧急,比较简单的问题,把有难度的问题多留一点时间。他采用了我的建议。在他看来写作业是紧急、重要的事,且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规划了放学回家后先做作业,做完作业之后再处理其他的事情。借助家长的支持,小雨坚持一个学期后,他的时间利用更有效,做事的效率确实得到提升。从此,他再也没有缺过作业,还养成了规划时间的好习惯。
        3.发挥教师魅力,塑造德育榜样
        智力障碍学生进入社会前,大多会将班主任当作榜样,班主任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应从自身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班主任的影响下逐步实现思想上的转化,遵纪守法,爱党爱国,实现道德品质的极大提升。
        例如,和学生相处时,班主任平等、温和、尊重的态度,能让学生感受到他的关心和爱护。引导学生与他人进行沟通的时,互相尊重,和谐共处。营造互助、融洽的班级氛围。日常行为方式上,班主任严格要求自己,向学生渗透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主动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进行反思、改正,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实现学生更好地成长的德育目标。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榜样的影响同样巨大。班主任工作中,我班的自闭症女生娇娇,在班里另一名钢琴自闭症男生的榜样示范下,从零开始,学起了古筝,并学有所成,她多次登上学校舞台演奏古筝,成为我校的一颗明星,也成为了众多智障学生的榜样。发挥教师魅力和学生榜样作用,能够为学生渗透积极的影响,让学生不断超越自己,成为更加独立而有良好生活品质的人。
        4.注重心理教育,提高综合素养
        当前,班主任大多比较关心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不重视,忽略了学生消极情绪的处理,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甚至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的时候,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勇敢接受自己的不美好,主动发现自己的优点,学会辨认“坏情绪”并主动消除“坏情绪”,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例如,一次班会课上,为了好的了解学生,我请他们画一幅自画像。结果我发现,许多学生都刻意回避自己的不足,画像版面杂乱,色彩低沉,有的还出现了残缺,画中人表情非常忧伤。我告诉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天的礼物,我们要勇于认识自我,明白自己的短板,学着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更加热爱自己的优点,发扬自己的长处。接着,我与学生一道,对他们的自画像进行了调整,将学生认为残缺的部分画上了一朵小花、一片绿叶,并涂上了缤纷的色彩,画面中的人物也露出了笑容。这时候,学生的心态平和而阳光,实现了身心素养的共同发展。
        总之,特殊学校智障中职教育,德育依然是班主任重要的工作内容,对学生的发展举足轻重。因此,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帮助学生构建积极阳光的心态,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拥有更多的正能量,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秀荣.特殊教育班主任工作探究[J].林区教学,2015(05):114.
        [2]管彦凤.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教班主任[J].中国城市经济,2011(23):185-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