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第26期   作者:易少馥
[导读]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运用越加普及
        易少馥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章华小学
        摘要: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运用越加普及,在当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够看到多媒体的身影。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逐渐改变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弊端,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有效将多媒体教学模式有效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展开讨论,并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几点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方法策略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均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授课,并利用多媒体找到了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将多媒体设备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有效地改善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师身上,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但是,由于很多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严重忽视了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得不到有效地缓解。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一、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模式与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具有较大的区别,在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利用传统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进行授课,教师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学生在讲台下被动地接受知识,教与学之间没有得到有效地互动交流,学生学得吃力,教师教得费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模式,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其更能顺应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切实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利用新颖的教学模式不断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制作教学课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方案。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该阶段学生的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学生对于一些图片、视频更为感兴趣,这种视觉上的冲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语文学习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使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同时开展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增强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不断扩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
二、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有效实施途径
(一)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入课前知识导入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语文知识内容中富含大量的故事情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将这些故事还原给学生观赏,而对于那些没有故事情节的文章,教师也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的手段有效地还原给学生。组织学生边进行视频的观赏,边开始文章的阅读,利用丰富有趣的视频图片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使学生的阅读过程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从而有效地将学生带入到语文文章当中,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切实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为接下来正式的课堂教学环节奠定有力基础。


        例如,在进行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开始阶段为学生进行视频内容的知识导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搜索相关的视频图片,并将其根据实际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在课堂教学阶段向学生展示出来,进而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将文章中闰土与鲁迅之间的友谊和发生的趣味故事活灵活现地呈现给学生,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在接下来的文章学习过程中,对文章知识内容理解更为充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创造语文教学情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其教学宗旨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基础知识,更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及审美情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其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在小学语文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有效地达成这一要求,使学生形成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同时也是新时期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其生动直观的特点,将抽象感性的语文知识巧妙地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视频图片,增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为学生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文章内容本身就是十分经典的名著作品,其与当前各种高尚的精神紧密相连。比如,在进行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搜索相关视频、音乐等内容,在学生进行文章朗读的过程中为学生播放,使学生在感人肺腑的歌曲衬托下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由于文章中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陌生,但是通过为学生找寻有关歌曲视频作品的环节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对文章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有效地增强学生对文章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为学生创建更为高效的语文学习情景,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一举两得。
(三)利用多媒体设备,扩展语文知识内容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往往是基于课本教材知识展开的,仅凭有限的教材知识难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但是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利用海量的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搜索与实际教材有关的音视频内容,进一步扩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使学生通过短短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有效地掌握更多语文知识,充分激发了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课上学习,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春节、中秋节、寒食节三个节日的风俗习惯,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为学生提供的音视频资源充分了解古诗知识,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然后,在学生结束这三首古诗的学习以后,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设备为学生搜索其他有关节日的古诗词,如杜牧的《清明》、边贡的《十五夜望月》等等,利用这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扩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通过短短的课堂学习时间不断丰富自身的语文学习内容,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授课,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生动性等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其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应当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并学习相关有效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学生制定更为系统化的教学方案,促进其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有利基础,使学生在今后更为深入的语文学习阶段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曹红.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探索[J].散文百家(下),2018,(7):144.?
[2]程启元.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与对策[J].时代教育,2018,(2):158.?
[3]章爱华.运用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J].散文百家(下),2018,(6):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