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小清
福建省漳州市丰乐小学 363000
摘要:信息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对现代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小学数学对学生理科思维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启蒙作用,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还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开心娱乐的氛围当中体会学科乐趣,激发创新精神。因此本文以《小学数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结合》为题,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作为主要论据,致力于帮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的背景下,实现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吸引兴趣;帮助理解;增强素质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源源不断地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内容,使得学生形成了被动的学习状态,并抑制了学生对数学理解能力的提升。而多媒体设备能够改善传统教学的弊端,为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知识,降低了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就是教师结合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图片资源,视频资源等进行辅助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优化课堂结构,还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学生在视觉听觉等感官上的内心需求,具有非常多的好处,应当得到大力推广。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结合做讨论,希望本人的拙见可以起到好的作用。
一、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在很多教学课堂当中,教师会陷入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就是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的时候,得不到学生及时的反馈,课堂氛围总是死气沉沉的,教师也不明白学生的学习接收程度如何,这十分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开展,并且在这种教学情境下教出来的学生只是将知识死记硬背,并不会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综合学科素养得不到提升,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来缓解这种情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当中,体会数学学科的魅力。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设备之前,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出精美的课件,并搭配一些动画,使数学知识更加活泼与生动。同时在课堂中,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顺利、流畅地为学生展示,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情。
例如,我在进行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章节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在一位数乘法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内在逻辑,于是我就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在课堂上利用PowerPoint制作了一个内容精美的课件,在课件当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就是一位植树工人的工作就是种树造林,我通过为学生展示工人种植的一排树木,然后让学生复习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运算法则,然后逐渐深入增加树木的行数,让学生分别复习了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等等,在这样的课堂引入阶段,不仅让学生对之前的知识有了复习和回顾,还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这样的互动环节当中,对于要学习掌握的知识,也会有初步的了解,非常有助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此外,教师也可以设计出具有互动性的课件,让学生与多媒体设备所展示的内容形成互动,既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眼球,也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小学数学课本当中有非常多的文字讲解,但是有一些知识由于本身就有抽象性,所以学生在阅读和理解的过程当中也会产生困难,对于这种类型的知识,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地进行理解和掌握,甚至产生错误认知的话,那么将会对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埋下非常大的隐患,所以教师应当注重知识重点的讲解,一定要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进行非常明确的理解,而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非常完美地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讲解知识之前,可以在课件上引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并以动态化的方式展示,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从生活角度考虑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使得学生在课堂中更加顺利地完成数学学习目标。
例如,我在进行讲解“三角形”这一章节时,这一部分的知识是让学生能够对三角形进行深刻分析,并且对三角形的性质和结构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所以在进行课堂引入阶段,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这一部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就为学生展示了许多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各个角落中隐藏的三角形结构,并且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在这样的场景当中会出现三角形,在其中一张图片当中,上面显示了一个壁橱的连接部位是采用了三脚架的结构,我就结合这张图片展示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了提问,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为什么在壁橱的连接处要采用三角形结构,后来在深入的讲解过程当中,学生结合课本知识明白了,因为三个边互相支撑,并且棱角分明,非常牢固,所以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
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材中也会出现很多图像,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出要求,此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各种各样的图形,不论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学生都可以在观看过程中,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框架,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上一层楼。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进行对比教学,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所不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让学生对一些知识概念进行死记硬背,然后在大量的做题当中形成条件反射来应对考试,现在的教学强调的是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全面学科素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和素质提升。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引导学生自己操作多媒体设备,完成一些练习,既能够带给学生新颖的学习体验,也能够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我在进行讲解“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这一章节时,是让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课程,明白求平均数的办法以及简单绘制图的方法,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为学生讲解了基础知识部分之后,我想要对学生的学科素质技能提升,于是我就采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收集了许多与这节课程相关的信息资源,为学生做展示,让学生阅读了许多官方新闻媒体对于不同话题所作的统计图,在这样的知识扩充当中,学生明白了统计图不仅只有现在学习的条形统计图,还有射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学科视野,非常有助于综合实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极大程度地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够提高师生的综合素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未来的教研道路上,为学生创造出更多有效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如虎添翼。
参考文献:
[1]李建祥.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
[2]杨晓义.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