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富
湖北省来凤绿水镇五台小学
内容提要:小学数学生活化是以课堂教学生活化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数学实践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标下数学的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要有效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学习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形成科学的数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必要性;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是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提出来的。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其要求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更高。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技能。新课标下数学的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要有效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学习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形成科学的数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1、学生学习状况的要求。数学学习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但是一些学生对数学学习却没有浓厚的的兴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数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没有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这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的弊端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课堂中主要是听,机械的进行记忆,学习空间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缺乏探索的主动性与创新性,数学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必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2、新的教学教材的要求。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小学数学的生活化已经得到了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教材编写的过程中,编者更加注重教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但是在实际的编写过程中,还有许多的问题,如数学知识与生活化的现实内容联系得不够紧密,生活化的题目缺乏创新性,生活化与时代的要求相脱节等等。因此,需要不断地对教材进行创新,不断充实具有鲜活生活气息的数学教学内容。
3、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逻辑推理,忽略知识外延与背景的介绍。在课堂教学中,仍然是“一张黑板一支笔,一张嘴巴讲到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就是“两大法宝”:鸭式教学与题海战术。学生没有时间与空间进行自己的思考,很容易降低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数学越来越来越反感,甚至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若想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实施数学教学生活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不要过分追求生活的原型。小学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是当前教育比较重视的问题。因此,有的教师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全部的教学内容都要与实际的生活联系,否则就不是成功的教学。有的教师实施教学的生活化,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实施了新的教学方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化需要与学习内容相联系,但这种联系不是强硬的、没有限制的联系,千万不能将本来没有必要的生活化给披上生活化的外衣。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日常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设计创新的教学情境而费尽心思,有的可能会有科学依据,有的就是生编硬造,会很容易误导学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有数学知识都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型的错误思想。有的教师认为,生活是服务于数学的,都鞥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但是实际上,数学的发展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的,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生活化,教师没有必要把每节数学课都挖空心思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而是要根据实际的数学教学情况,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让数学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际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2、不要把数学生活化弄成形式化。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的教师看似进行了生活化,但是实际上只是将知识与生活简单的加在一起,对于数学教学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没有多大的价值。如教师在讲解“一定能摸到红球”这一内容时,教师常做的做法就是让学生摸球,感受摸到不同颜色的球的可能性。这就是较浅层次的生活化。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交接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实践中来,运用自己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感受到数学的实际的应用价值。在数学教学中,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再例如,学习“哪种方式更合算”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一个超市为了更好地吸引客户,设立了一个转盘,可以自由的转动。顾客消费满200元,可以有一次转动的机会,当停在红色、蓝色、黄色不同的区域,可以获得不同的购物券,其他区域没有购物券。如果顾客没有兴趣进行转动,可以直接获得20元的购物券。教师要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设计,对顾客来说比较合算?这种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积极认真的思考,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借助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一次新课学完后,笔者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每一章节的知识学完以后,也会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找一些类似的问题来解决,完成一定数量的生活化作业,借此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调查本班学生学习用品的消费情况,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加工数据,然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学生不仅提高了应用能力,还知道了同学们学习用品的种类、消费的金额和哪种学习用品消费最大,认识到同学们对学习用品浪费比较严重,提出要节约使用学习用品。实践充分证明,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在数学教学中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做”数学,真切感受“数学是来自生活”的。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日常生活课堂化,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数学课堂教学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参考文献:
[1]冯花余.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20):127.
[2]张仁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路径研究[J].小学时代,2020(20):62-63.
[3]周亮亮.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小学生(中旬刊),2020(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