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情境构建在地理课堂导入环节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第26期   作者:徐娟娟
[导读]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
        徐娟娟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广宁中学  526300
        摘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知识导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成败;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要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1]地理情境构建可以让参与的同学自主预习新内容、消化新内容并达到知识迁移的效果;同时引导聆听的同学对所听、所看内容进行思考、分析以及判断。地理情境构建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紧扣教学目标和多变的形式结合,才可最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上课伊始趣味即生的目的。
        关键词:情景剧;地理教学;课堂导入
        地理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好坏,地理教学的根本目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能够了解身边发生的地理现象并进行分析和判断;二是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同时树立爱护身边地理环境以及美好地球的公民素质。而地理情境构建可通过学生形象有趣的演示、生动活泼的语言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更加形象的剧情中去深入了解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发生原因以及产生结果,从而达到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特别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达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一、地理情境构建具备鲜明的教学特性
        (一)针对性。地理情境构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表演的内容始终围绕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展开,绝对不是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这种课堂导入方法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授新课作铺垫。
        (二)参与性。因为每节课安排不同的学生演示不同的情景剧,所以在学期结束时每个学生都能够至少参与一遍。当然参与的学生数量一次最好四个,因为课前素材准备需要不同的同学分担任务。也可以避免人数太少气氛不好,人数太多难以控制场面的情况出现。
        (三)引导性。地理情境构建表演的内容具有非常强的引导性,能够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思考、分析以及判断。当然,教师必须提醒表演学生把握表演尺度,或者故意把知识点说错,如表演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章节时,四个学生可以分别代表水星、地球、木星、天王星“四兄弟”来一场即兴对话,如地球问水星:“喂,兄弟,你那里有大片的海洋吗”,水星对应回答说:“我这里离太阳很远,很冷,所以蒸发量少,水分很多,所以我叫水星”。如木星问地球:“兄弟,最近看你老是满头大汗,你发烧了吗”,地球对应回答:“是啊,因为我这里比较特殊,有一种物种叫人类,大量排放热气体,所以现在我的体温是越来越高了”。地球也可对木星说:“兄弟,你体积没有我大,但是光环很漂亮啊”,这时天王星也可以感叹说:“我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更热”“不过我们七兄弟虽然结构特征不太一样,但是运动特征却是一条心的,都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正圆性的特征”。以上对话中,其实对话的内容都是很简单的知识点,但是因为有些知识点故意说错,所以对聆听的同学就具有很强的引导性,需要他们仔细聆听并作出分析和判断。
        (四)开放及形象性。因为始终紧扣教学目标,所以表演的形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参与学生可以采用话剧、小品的形式,将不同地理现象表演出来。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台词、服装、场景也可尽可能的接近地理时间上以及空间上的要求,目的是力求让其他同学融入真实的地理环境中。如讲解高中地理必修三《西北荒漠化防治》章节时,完全可以让学生穿上自制的新疆服装(要求不用太高),一边烤火炉,一边吃西瓜,然后说着地道“新疆话”进行表演,台词可以涉及到沙尘暴、水果种植,水资源以及洗澡次数等方面的内容。
        (五)新颖及趣味性。现在的高中学生对身边的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能更加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如讲到区域地理《西欧》的时候,为了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南欧地中海气候的气候差异,我建议学生参照《憨豆先生的假期》电影里情节编了一个小品。表演内容是憨豆先生中了大奖,暑假时免费搭火车从伦敦到法国南部戛纳去度假。

班上参与表演的学生一个表演憨豆,另外三人表演其他游客。他们穿着改装的英伦服饰,形神具备的进行小品表演,内容涉及“what’s the weather like?”、法国葡萄酒种植的优越气候条件以及为什么夏天更适合在法国南部沙滩晒太阳而不是在伦敦等话题,从而引出关于英国人为什么喜欢一见面讨论天气、阳光的讨论,进而最重要的是引出关于英国终年温和多雨,而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阳光充足这些核心知识点的探讨。
        (六)诱思性和启发性。通过地理情境导入新课,可以让整堂课和课文整章节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创设情景和问题诱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用课本知识解释身边地理现象。比如讲必修一“热力环流”时,创设相声情境一问一应“孔明真的那么厉害,能够借到东风吗?…东风是怎么形成的呢?…”;讲到必修一地球自转地理意义“昼夜变化”可以创设寓言“夸父逐日”的情景,“夸父逐日朝什么方向才有可能追上太阳呢?”“…”“夸父能够追上太阳吗?”“…”;启发学生思考地球自转的方向和晨昏线的变化等。
        二、地理情境构建操作性强
        地理情境构建操作过程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只要参照特定的步骤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课前准备。课前准备的重点是进行头脑风暴,参与表演的同学对表演形式、道具、台词等进行讨论与决议,最后老师给予意见和指导。
        (二)课堂演出。为表演时效果更好,表演之前内容和形式要保密,同时要努力为表演腾空场所,还有注意灯光配合以及窗帘遮光的应用等,努力打造一个更加真实的地理环境。
        (三)分析和判断。因为表演当中,表演学生都会尽量的设置一个错误的引导,所以表演之后,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就刚才表演内容进行讨论,判断真伪,这是地理情境构建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谈论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完由每个小组安排组员进行分析讲解,时间应该安排在1分钟之内。
        (四)引入新课。在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的情况下,老师巧妙的引入新课内容,必然事半功倍。
        三、地理情境构建应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引导和鼓励。万事开头难,学生在开始投入到情景剧表演的时候会因为缺乏信心,教师要随时给予引导和支持,提高学生的信心,主动参与表演活动中去。
        (二)注重知识性。情景剧不能脱离教学目标乱搞一通,表面热闹,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我们导入的效果。
        (三)注重时间的控制。地理情境表演时间控制一般在5分钟之内,表演完之后的讨论过程也应该控制在5分钟之内。
        (四)注重鲜明地理特性。情景剧表现的必须具有特定时间和空间状态下的地理现象,表演的必须是与地理有关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生活内容的表演。
        (五)注重层次性。创设的情景要求讲究节奏感和层次性,可以通过设问的递进关系,让情景剧跌宕起伏,有深度;为后面的课堂做好铺垫或创设意境,争取能让课堂起到意味深长、余音绕梁的效果。
        四、结语
        通过有意义的地理情境表演活动来学习地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潜能和表演能力。根据90后学生性格,参与课堂,乐在其中,让地理知识从生活中来,到学生中去;地理情境构建毕竟有其局限性,未必适用于所有的章节内容,所以理应做得合理取舍,才能达到理想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