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路径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第26期   作者:谭汝珍
[导读] 随着素质化教育的全面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也逐渐渗透到了各个学科教育之中
        谭汝珍
        佛冈县佛冈中学
        摘要:随着素质化教育的全面推进,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也逐渐渗透到了各个学科教育之中。其中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要想培养学生形成历史核心素养,则需要教师注重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以此来更好的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基于此,本文就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培养的有效路径进行阐述与探讨。
关键词:家国情怀;培养策略;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标强调指出,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要加强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需要注重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渗透,家国情怀素养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致使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需要意识到家国情怀培养的重要性,要针对这一培养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此来更好的达成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
一、要有课堂正能量的引导意识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想加强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首先就需要教师注重课堂正能量的引导。相对于高中生而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也已经拥有了丰富的情感,同时也往往充满着激情,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旦教师做出了有效的引导,那么学生的家国情怀就很容易被调动,能够自然的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念,进而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对于家国情怀的培养,是一段很长的教育过程,需要教师进行耐心与细心的辅导。因此,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注重结合含有家国情怀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引导,将更多的正能量信息有效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更加全面的教育培养,从而更好的迎合国家素质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就需要注重针对失败的战争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与反思,要让学生明确的意识到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从而引发出学生的爱国精神,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探讨之中,让课堂教学充满正能量的气息,进而让学生们都能够意识到,一个国家落后就会受到挨打,身为中华儿女就必须要意识到自身肩上的责任,要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
二、要有现代教学技术的有力支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在我国教育事业之中科技的运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其中就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微课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幻灯片技术等等。家国情怀作为一种素养、一种精神,其主要依靠学生内心的释放,只有让学生内心受到了震撼,才会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合理的运用现代科技去打动学生的心灵,渲染课堂教学的氛围,运用直观的画面信息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的情绪能够被有效的调动起来。


        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历史影片,让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画面以及真实的历史,来认识抗日战争的残酷,这时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产生许多的想法,同时内心也会产生对日军侵华的痛恨,会让学生意识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使得学生逐渐形成了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进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成加强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目标。
三、要多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国家成就
        自建国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对于现阶段的学生而言,很少有学生能够了解到这些成就,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就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去了解、去认知这些成就的取得,不断加强学生对于国家的认同感,从而让学生能够意识到祖国的强化与民族的兴旺。
        例如,在教学“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重点,为学生讲解有关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信息,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国家在发展、在进步;意识到国家是在为了人民的幸福而改变,从而以此来激发出学生的爱国精神,让学生能够更加的投入到历史知识的学习当中,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形成。
四、要发挥家乡的名人效应
        在不同学生的家乡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名人的存在,而名人往往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学生的思想以及情绪都会被其所影响,他们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名人效应的作用,让学生能够积极的进入到历史探究之中,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历史名人的带动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形成。
        例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来查找自己家乡的名人事迹,并在查找过后要求学生们进行一一发言,阐述一下家乡的英雄以及相关的事迹,从而通过多种多样的名人信息以及名人事迹来扩展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加丰富的历史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在这些历史名人的带动下,自然的形成家国情怀素养。
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则需要高中历史教师注重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要针对教学内容来合理的选择教学素材、教学方法,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并注重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吸收到更为丰富的历史知识,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家国情怀素养,以此来更好的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庄黎丽.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家国情怀的渗透[J].中学课程资源,2019,(1).71-72.
[2]张英勇.利用大数据推动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