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欢
河源市紫金县柏埔中学联系电话 广东省河源市 517000
摘要: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历来是一线教师面临的核心课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体会探讨了五点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别为指导学习方法,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设计多样化学习活动,充分彰显地理魅力;提高读图技能,建立空间概念;联系实际生活,落实生活化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地理教学;教学思考
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历来是一线教师面临的核心课题,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与体会对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谈几点策略性建议,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指导学习方法,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新课程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求减弱传统讲授式教学的灌输色彩,讲探究式教学与其有机结合起来。然而,要想有效此种理念,则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学能力,否则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也就往往流于形式甚至成为空谈。所以,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过去那种“划重点让学生背诵”但一教学方式,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逐步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关键之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和谐发展,为其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所以,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从多方面指导学生学习,从而使学生能独立掌握新知识,逐步培养学习能力。就初中地理而言,教师的教学要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善于基于具体学情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进行适当的点拨,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合理地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推理和归纳。如案例学习法、地理分析比较学习方法等,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必备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阅读地理图表资料提取地理信息能力、实践活动能力等。此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地理学习态度与学习策略的指导,尽量多给他们动脑动嘴的时间,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学地理有趣、有用。这样长期以往,学生掌握阐常用的地理学习方法,养成学习地理的好习惯后,其学科素养和学习成绩也必将有长足进步。
二、设计多样化学习活动,充分彰显地理魅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应打破教材上理论知识的束缚,不但要学生参与地理教学活动来,还应给予学生更开放、自由的思维空间,以具有学科特色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为载体,充分展现地理学科魅力,在提高学生学科兴趣的也使通过积极死参与可体验活动,获得一般学习所得不到的深刻体会和内在感悟,这对于其学科素养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同时,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所以,除了完成教材中设计活动,教师可以自己设计新颖的学生活动,例如在学习关于行政区的知识时,可以设计让学生动手制作省级行政区的拼图,然后分组竞赛,拼图比赛;在学生中国铁路干线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边讲边领学生绘制中国铁路干线图,然后进行评比活动等等。其他诸如让学生动手制作地球仪模型、制作地图等实践性的活动在目前也都越来越常见。
此外,还可以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课外活动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生动有趣,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热情。在具体落实上,可以成立班内地理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阅读地理书籍,收集地理资料,撰写地理小论文;还可以开展收听天气预报、地理游戏活动、举办绘制“我爱祖国”的地理报展、组织学生野外考察地形地貌活动等等。
三、提高读图技能,建立空间概念
相关调查显示,初中生运用地图法的能力差是导致地理学习困难的主要障碍,这是导致教学有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学习地理学科的有效捷径就是读图、用图的技能,会用地图,学习地理就会感到轻松而有趣乃至事半功倍,所以提高运用地图的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地图的运用,注意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在平时教学中,要将读图、用图始终作为重点之一,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特点以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使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地图是地理的“百科全书”,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经常读地图,能帮助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读地图,最好能几个同学一起读,一起相互提醒、讨论,把读地图变成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最终在读图方面形成成熟的技能,逐步做到观其“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达到了这种情境,学生学习地理也就会变得比较轻松容易。
四、联系实际生活,落实生活化理念
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在地理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是容易落地且有着重要价值的,正如人们常说的,“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事实上,生活化教学本为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理念,生活化的教学不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很好地锻炼其运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中阶段有许多“生活地理”内容。由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是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因此学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可以用如下生活中的问题来导入:“太阳每天从哪边升起,哪边落下?”“为什么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白昼和黑夜”?“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什么美国人总是半夜爬起来看直播?”“一年有四季,什么季节影子上,什么季节白昼长?”等等相关问题;在学习天气与气候时,让同学们一起探讨获取明天天气的途径有哪些,让同学们自己做天气预报播报员。这些生活中熟知的现象放到课堂上,会大大增强学生思考兴趣。初中生缺乏生活经验和生活技能,因此将教材资源生活资源,如在学习地图的知识时,提出“野外迷路如何定向”这样的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生活能力。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感知的前提,而对于地理这门学科来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困际互联网的覆盖面日益扩大,地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各种大众传揭媒介迅速发展,使得学生能通过各种书刊、杂志、电视、电脑等媒体及自身的生活实践,不断地接受地理知识的刺激,学生的地理感性知识变得前所未有的丰富。因此,在教学进程中地理教师也要与时俱进,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用多种电教媒体组合形式进行激趣引思,不仅能向学生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地理事物现象和发展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如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五点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别为指导学习方法,发展学生学习能力;设计多样化学习活动,充分彰显地理魅力;提高读图技能,建立空间概念;联系实际生活,落实生活化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在平时教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践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有效教学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 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 科教导刊(下旬), 2015, No.246(10):129-130.
[2]郝丽波.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J]. 学周刊:B, 2012(8):8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