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亚锋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仓颉中学,陕西渭南715600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面临着革新。所以,教师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推动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探讨;反思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要通过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结合自己多年从教经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进行了思考。
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探究。
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主动性渐渐地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的灌输、表演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因此,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方法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并提高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自主探究性学习法。以《货币的职能》这一堂课的教学为例,我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探究概念,探究各项职能发挥作用的条件。在此过程中,不是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与传授,而是依靠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然后对学生存在疑问或混淆不清的知识进行讲解。利用自主探究性学习法,教师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认知,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政治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和时政热点问题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所谓的时政新闻,主要是指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趋势和状态,甚至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方针和法制政策。由此看来,政治学科所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在多个领域当中都有所涉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政治课堂上融入时政新闻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在帮助国家实现对学生的政治教育,使其明白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进而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另外,时政新闻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能够以一个发现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对这门学科也就有了无限的热爱和无尽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合作探究。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探究性方法。以《投资理财的选择》为例,组织学生制定理财方案。活动目的: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储蓄、股票、债券、商业保险等知识,结合家庭经济收入或个人零用钱制定一个理财方案,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回家后还给家长讲解每一种投资方式的优缺点是什么,如何把家里的经济收入进行最有效的投资,使许多家长改变了对政治课的传统看法。
三、激发兴趣,有效引导。
“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因此,政治课教学时,会先想法设法走进学生的生活。例如,经济生活第五课讲《企业和劳动者》、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我在复习时就提出一个问题:假如我们同学以后经营公司,可是资金短缺,怎么办呢?同学们表现得很积极,踊跃发言,有的说可以向银行贷款,有的说可以发行企业债券,有的说如果公司上市还可以发行股票,有效的引导可以使学生真正深刻理解、领悟学习内容,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政治教学效率。很多学生认为政治课难学,需要背诵很多理论知识,课堂气氛沉闷无聊,同时缺乏创新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首先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厌烦政治课的原因,对症下药。其实政治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泛,教师可以将生活中涉及到政治知识的实例讲给学生听,利用创设情境或多媒体展示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政治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挑选几名学生对所学的政治内容进行表演,用情境再现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台上与台下其乐融融,这样,自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教学效率。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课堂上不能够经常长时间地进行讨论,但是对于高中政治的研究性学习,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对不同的时事政治问题进行共同探究,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发展他们的思维。网络能够帮助我们突破课堂时间方面的限制。如果我们利用课堂的时间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查阅并解决问题,这无疑对于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于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则不适宜在课堂上解决,我们应该带着问题,在课后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先将难度大的问题进行资料查找和收集,然后进行分析,然后在下一节课的时候将大家的观点进行发表和分析总结,这样不仅仅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充分的准备,同时我们将网络引入到政治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网络在我们学习上有很大帮助的认识,同时这样能够将课堂时间更合理地利用,之外还能培养学生们课后的学习兴趣。
四、精心研究教材,运用分类列举、比较的讲授方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精心研读教材,思想政治学科中的很多概念、原理、知识点都有关联性,意思相近却又不同,理解时容易混淆。如果把它们分类列举,相互比较,就能够将知识间的不同特点、差异呈现得更加鲜明,学生在记忆和理解时更容易找到抓手。例如,复习“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单元时,让学生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分别从含义、参与方式与途径、目的及意义等方面作对比,并结合不同的“意见建议”内容进行分析,这样仍有很多同学弄不清楚,于是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质疑释疑,学生与学生激烈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不能笼统地断言“意见建议”属于“民主决策”还是“民主监督”,需具体分析,若对已经执行方案提出“意见建议”,属于事后行为,重在监督;若对尚在意向阶段的事项提出“意见建议”,属于事前行为,重在决策。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上述知识点的把握,又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及时反思
在高中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养成反思意识,教师的反思能够让教学获得更好的成效。教师应在课后进行反思,或对课上的情况进行总结,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上的失误或漏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不由自主的出现一些“教学机智”,这些灵活的方法多是突然出现,如果不在课后及时进行反思,往往会烟消云散。榆次同时,反思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为其中包含了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教育过程,这种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课后进行反思和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在现实中找到教学的突破点,帮助教师丰富教学内涵,促使教师从经验性教师到学者型教师的转型,并得到领导和家长的认同。
总而言之,教师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推动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新课改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总结反思,丰富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反思,集百家之长,克服自身不足。课堂就是教师的战场,因此,教师应提高教学的效益,探索如何才能在减轻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让教学变得更为高效,是所有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立科.构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J].教学与管理.2005(22)。
[2]闫玉东.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N].文化时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