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有效渗透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第26期   作者:蒋茂全
[导读] 初中阶段地理的学习难度已经得到了提升,它不仅仅考察学生的记忆力
        蒋茂全
        江苏省常州市勤业中学 213016
        摘要:初中阶段地理的学习难度已经得到了提升,它不仅仅考察学生的记忆力,更重要的是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所以就要求教师能摆脱小学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发散他们的地理思维,提升地理水平。并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青春期的到来,促使他们面对教师的说教会产生逆反情绪,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授课方式,能够真正带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强化区域认知;增加实践;和谐人地关系
        针对地理这门学科,它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十分广泛,并且还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力,首先教师一定要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只有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每一区域的特点,他们才能拥有更加全面整体的地理思维。其次,增加学生的地理实践,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能力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时教师就可以布置相应的任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强化他们的学习成就感。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向学生灌输和谐的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一、强化学生区域认知
        地理本身就是从区域到整体,从整体到区域的一门学科,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能够对每一区域的特点,进行熟练的掌握,这样他们才能形成一个更加整体的思维角度。比如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区域,学生应该见过大大小小的地图,那么每张地图上的颜色标注不一样,颜色的区块也不同,教师就可以使学生去思考,每一种分类标准有什么优势?以区域进行划分有什么优点?学生通过学习区域,就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通过强化区域认知,他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每一区域之间的区别,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全面的地理思维。
        例如,在教授“多样的地域文化”时,这节课的内容主要针对亚洲的文化,能够使学生了解地域文化差异的自然条件与不同的民族风俗。比如可以向学生展示沙特阿拉伯地区人们的生活景观,能够描述这些图片上人物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人们穿长袍,住帐篷,骑骆驼,那么能不能结合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展开分析呢?所以说很容易发现这一地区的人们身处热带沙漠气候,袍子利于散热,而宽广的草原利于畜牧业的发展,所以对游牧民族而言,骆驼便于在沙漠里骑行,而帐篷则是为了移动。


        二、增加学生地理实践
        地理这门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又或者是与实际的应用联系比较密切,所以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联系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况展开思考,这样可以加强他们的应用能力,并且许多地理题都涉及到不同的地形、气候等等。而当学生对这些区域的特点有着深入的了解时,那么面对再复杂的地理题,也能迎难而上,因为在日常实践的过程中,他们就已经熟练的掌握,如何把理论知识与实际中的现象联系起来,所以在面对复杂的地理题时,也能游刃有余。
        例如,在教授“城市化”时,针对这节课的内容,我会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区域进行分析。比如针对长江三角区2000年与1985年的城市分布,都有哪些变化?有哪些特点?学生很容易就发现整个长江三角区的城市都扩大了一圈,经济也提升了几倍,人口也在迅速增加。所以这时就可以使学生分析城市化的原因是什么?又是什么促使了这么大规模的人口流动?通过总结和对比,学生能够认识到经济的悬殊和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人口的剧烈流动。而学生通过运用自己的地理思维,针对不同的内容展开分析,也可以提升自己整体的地理水平。
        三、宣传和谐人地关系
        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影响下,地理学习也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且地理这门学科涉及到许多的常识与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掌握了它的现状或是一些形成过程,但是教师一定要使学生去思考,这背后更加深层次的原因。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你所看到的现状,去分析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你觉得这样下去,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向学生灌输一种和平的发展观,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和谐的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例如,在教授“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时,针对这节课的内容,我会要求学生先分析极地的特点有哪些?这些特殊的地理环境又带来了哪些丰富的资源?而为什么要促进极地的保护呢?能不能结合极地的气温分布,与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将会带来的影响展开思考,并且结合极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具备的自然资源,意识到科研的艰难性,对人类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能够自发产生对极地的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
        总之,对于初中阶段的地理课堂而言,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水平。首先,一定要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这是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它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整个知识的宏观结构,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其次一定要增加学生的地理的实践,地理本身就是一门来源于生活实践中的课程,如果抛开了对地理的具体运用,那么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就像空中楼阁;最重要的是,要宣传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对地理学习产生正确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姚新.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课程理念[J].科技资讯,2017,15(04)
        [2]杜若明.谈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