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第26期   作者:董伟
[导读] 音乐的教学应该是潜移默化的
        董伟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北关小学255100
        
        摘要:音乐的教学应该是潜移默化的,音乐是一种使人心情愉悦的艺术形式,美妙的旋律与绚烂的歌词让听者进入了一个音乐的情景,歌曲的起伏性强、律动性高,小学音乐教师要构建课堂的时候要积极的进行发现与探寻,优化教学方式,构建新常态小学音乐课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优化学生音乐学习的思维培养,以学生为中心,与时俱进教学。因此,本文就基于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以小学音乐载体,对探析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途径与策略的这一问题进行一番个人观点的说明与阐述。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问题分析;途径策略
        小学音乐教师要针对当前教育形式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优化阅读课堂,指导学生更多的了解乐器并学习,指导学生熟悉音乐的文化知识内涵以及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元的表演实践,发挥学生的表现力,改善音乐教学的不足。
        一、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些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兴趣不高,这是人的原因,而在“物”的原因上,我们发现一些落后的地区的经济问题是大问题,学生享受的学习设备不够充足,学生的在一些音乐实践上的参与很少,教师与学校都未能给学生制造良好的音乐课堂都是学习环境。
        音乐的学习是艺术的熏陶,音乐教师在教学时首先应当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进行音符、乐理、节奏等理论性的教学,而一些教师“反其道而行之”,只是重视理论性的教学,忽视了实践性的构建,学生就不能很好地进行实际鉴赏,这说明部分教师还缺乏一定的教学创新度,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教学问题。
        二、探析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途径与策略
        (一)指导学生更多的了解乐器并学习,提升学生的律动感
        小学音乐课堂准备的乐器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小学生年龄尚小,对于过难的乐器不好掌握,小学生此时的心理素质也处在培养的阶段,基于这两点,如果教师为学生准备比较难的乐器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感,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如手鼓、手铃等简单的练习节奏的乐器,让学生置身与律动当中,这种音乐的刺激较之视频、音频播放的等声音的穿透力度、感染强度以及兴趣浓度都大大的提升了,学生会更喜欢这种乐器直接的学习。
        例如,在讲解《学吹竖笛》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指导学生更多的了解乐器并学习。

我带领学生进行基础的训练,使学生通过听听、吹吹、唱唱的环节,提升自己的视唱能力,发现音阶和指法的规律。当学生的能力有一定提升之后,教师可以拓展课堂,为学生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竖笛演奏曲目,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竖笛演奏音乐的特点,教师同时可以指导学生为一些音乐创作歌词,或师生共同创作音乐作品,进行原创作品的演唱与竖笛伴奏表演,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多深入的体会。
        (二)指导学生熟悉音乐的文化知识内涵,提升学生的欣赏力
        为了让音乐课堂更丰富,更具层次性,小学音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熟悉音乐的文化知识内涵,将文化知识、语文的教学内容渗透到音乐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多重能力。例如,在一堂课的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作品背景,尤其对于一些由传统诗词改编过来的歌曲而言,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展示诗歌本体,在在为学生播放音乐,形成音乐学科语文学科的交叉性学习。又比如再介绍一些民族类的歌曲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来源,这样在赏析歌词时,更加方便、直观,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甘洒热血写春秋》这一曲目的时候,教师就指导学生熟悉音乐的文化知识内涵。我首先为学生讲解了京剧方面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于戏曲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种的教学的效率也会更高,教学更易开展。我为学生播放一些戏曲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演员的装扮、唱腔、道具,熟悉唱、念、做、打等戏曲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也提升了学生的欣赏力。
        (三)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元的表演实践,提升学生的素质性
        小学音乐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元的表演实践,让学生的知识面变得更广、性格变得开朗,课堂变得更丰富。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乐器演奏大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感知音乐不同的魅力,还可以在学校创设音乐社团,比如吉他社、古筝社、二胡社团,学生在与其他同学的互动中可以提升自己对乐器的了解和掌握。又比如,教师可以开展校园歌手大赛,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歌曲,这样的活动可以提升学生歌曲演唱水平,让学生得到自信,提升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能力,指导学生更多的了解乐器并学习,熟悉音乐的文化知识内涵,开展丰富多元的表演实践,增强课堂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桢,徐玉莲.音乐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J].戏剧之家,2012(36):103-104.
        [2]张文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国内研究综述[J].戏剧之家,2015(36):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