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线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
摘要:初中历史身为学生在中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也逐渐向丰富教学和高效教学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历史精神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教学;课堂学习
历史身为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学生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的重要载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更应该注重课堂的高效性,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历史的整体知识框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并且利用有趣的历史故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打造初中历史学习中的高效课堂。
一、抓住课本内容,构建历史整体框架
历史课本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抓住课本中的重点内容,以课本知识为基点,扩展学生的眼界,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历史知识框架,让学生主动填充历史知识,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活跃程度,让学生和老师在历史课堂学习中完美配合,综合提高课堂效率,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发展。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七年级上册中的《动荡的春秋时期》这一内容时,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明确教学目标,认识春秋时期铁器与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理解东周王室衰微的原因和后果,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基本情况,理解争霸的原因和影响。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始终围绕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们展开思考,逐步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了解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春秋时期的一系列变化,让学生认识到民族融合统一的步伐和影响,从整体上构建学生对于春秋时期的认知,将春秋时期的知识划分为不同的板块,使得学生逐渐掌握,形成整体的历史大局意识。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有关齐桓公、晋文公以及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气节,在历史课堂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上与教师积极配合,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从而促进初中历史课堂高效教学的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法,组织历史实践活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代教育教学中也逐渐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想要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身为课堂时间分配的主体把控者,首先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利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把教学低点拘泥于课堂之中,而是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活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在博物馆或者历史文化古迹的氛围中学习历史实际,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运用新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课前主动预习和搜集资料,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减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负担,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七年级上册中的《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这一内容时,教师在课堂教学前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鼓励学生主动搜集有关汉武帝的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影视剧《大汉天子》中的相关情节,让学生综合认识汉武帝的形式作为以及在政令颁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汉武帝时期思想、政治、经济方面巩固大一统的主要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对比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比秦皇汉武对历史的不同影响,。在课堂学习中利用情景剧等方法让学生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更加深刻的认知,组织学生在博物馆进行实地观看有关汉朝的文物古迹。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影片和情景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利用对比教学让学生深入挖掘汉武帝所颁布的措施对后世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掌握程度,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汉朝当时的人文气节,并且将课前课后的时间有效利用,减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压力,综合提高教学效率,打造历史的高效课堂。
三、设置小组学习,引导学生交流探究
现代中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所发挥的作用,在历史课堂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组内成员明确自身的分工,相互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学习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围绕问题展开探讨和总结,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学习氛围,活跃历史学习的课堂气氛。在历史学习中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和优势,让学生在增长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搜集整理资料和总结的能力,充分促进初中历史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中的《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这一章节内容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主动分配学习任务,搜集有关甲午中日战争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了解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将主要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板块,并且在集中学习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自身的感想,让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在课堂学习中教师鼓励不同小组的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将课堂的主要时间交给学生,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认可程度和参与程度,教师和学生同心协力,相互配合,共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形成高效学习。
四、利用故事引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教学一直被教育工作者广泛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与重点知识和人物相关的历史故事,首先激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景,打造高效课堂。在历史课堂学习中教师利用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人物故事和不同的民俗风情,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历史的变迁,在时代的变迁中体会我国的民族气节,引导学生关注文物保护,鼓励学生主动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兴趣的引导带领学生走入历史的世界,让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中活跃起来,综合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推动初中教育教学的发展。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中的《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环境,并且在教学开始时,可以利用西安事变中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张学良入手,提高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渴求程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时间线为划分,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这些事变和运动的开始原因,过程以及最后的结果和意义,在学习中认识到当时中国的严重危机,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和学习历史,明白历史对人成长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仅掌握课本知识,还丰富精神品格,引导学生明白历史的作用,从而正确对待历史知识,让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堂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有效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抓住课本知识,还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加深学生的历史感悟,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情,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快速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现代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相胜.活用历史故事,打造高效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7):52-53.
[2]银措.有效开展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方法探索[J].中华辞赋,2019(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