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娇
鹤壁市高中 458030
摘要:高中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历史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通过历史学科了解到国内外历史的特点。所以,教师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创新方式,培养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能力,还需要注重有效培养学生的是核心素养。鉴于此,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分析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教学效果的方式,并且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不断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教学对策,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主要是将学生的知识、学科、跨学科概念作为基础部分,将学生的生命观念、价值观念以及世界观念等动态系统作为主要动力,促使学生在形成知识概念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探究意识等综合素养。随着我们国家现阶段教育改革的不断完善以及课程标准的创新,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成为了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课题。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有效将素质教学全面体现出来,同时也能够有效体现出人文素养。
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历史知识掌握
在核心素养背景之下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需要摆正自身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所以,教师想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当中,经过知识、经验的积累形成独特的风格,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特长,创建出有特色的高中历史课堂模式,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到基础历史知识,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进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首先结合了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征等引导其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课本教材内容,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总结与分析。然后,笔者让学生们将自己总结出来的知识内容分享在小组中,与其它小组成员共同进行分享与交流,互相讲解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背景、时间等等,鼓励学生们大胆表达、沟通。最后,笔者再组织各小组代表依次进行了讲解与总结,及时发现了他们的问题并且进行指导与纠正。如此一来,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有效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加深了学生们对于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为以后的历史课程综合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结合实际教学目标,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受着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忽略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最终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目标,合理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活动,不断拓展相关教学资料,促使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进行剖析,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例如,在进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教学过程中,笔者先组织学生们大胆说出自己对于抗日战争的看法,并且说出自己知道的抗日战争事件,让学生思考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了历史学习当中。然后,笔者为学生们讲解了抗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日本趁机侵略我国,由于得知我们国家政府采取了不抵抗的政策,最终导致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上升,直至“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最后,笔者再结合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战争事件,引导学生们深入分析其中的形势,进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同时,还有效拓展了历史教学的资料,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深入体会历史意义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学习知识的兴趣,才能够有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不断丰富实际教学内容,有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到历史意义。
例如,在进行“鸦片战争”相关知识内容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搜集了一些关于鸦片战争的影像资料,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方式直观为学生呈现了出来,让学生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战争爆发的面貌,以及对于我们国家人民的伤害。然后,笔者为了有效强化学生的思考,提出了:当时我国处于怎样的形势?我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相关问题,让学生之间展开交流互动,分析问题并进行总结。如此,这种教学方式有效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到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也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爱国之情。
总而言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现阶段教育当中的热点话题,对于学生以后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强化历史知识掌握、提升历史思维能力、深入体会历史意义等多方面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助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娟.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7(20):48.
[2]马少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下旬),2017(0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