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的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第26期   作者:吴广广
[导读] 新课改实施以来,各所学校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都有所提升
        吴广广
        湖南省宁乡市南雅蓝月谷学校 410600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各所学校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都有所提升,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初中时期学生普遍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而体育教学是学生较为喜爱的科目,可以达到为学生舒缓压力的效果。但是个别学生集体意识较差,对教师开展集体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的几点对策,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学;体育教学;集体意识;策略分析

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合作共赢似乎成为了主流思想,集体意识逐渐成为学生培养的重点。为顺应时代发展,体育教师应该传遍传统教学方式,将培养学生集体意识作为教学的一部分,通过展开集体活动等方式为学生培养集体意识,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以优秀的运动员事迹展开宣传
        对初中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时,教师为培养学生集体意识、体育精神,借助知名运动员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知名运动员的先进事迹经常被主流媒体所报道,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体育时事、观看比赛等方式加深对运动员的了解,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与讲解,使学生了解到运动员风光无限的背后是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团队与运动员之间彼此信任、彼此合作才能在体院赛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启发学生积极地加入到集体学习中。为学生讲述运动员在比赛中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相互欣赏等不为人知的事迹,提醒学生合作是运动员取得成功的重要助力。当教师以奇闻趣事的方式为学生讲解运动员的先进故事时,学生会对体育运动与集体有一个新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于集体的渴望,帮助学生在集体中更好地进行学习,找到体育学习中的兴趣。综上所述,运动员的先进事迹分享,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在无形之中转变学生对集体的认知,培养学生集体意识[1]。
        例如:在体育课程中,首先,教师可通过为学生准备知名篮球明星的视频、图片作为材料,为正式开展教学准备教学资料;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知名球星在打球的视频,并且为学生展示球星的照片,要求学生一一说出球星的名字以及基本资料,为学生拓展篮球资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最后,教师根据准备好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展开讲解,将篮球明星的先进、感人事迹为学生讲述,使学生在学习到球星的体育精神外,提升集体意识。
二、开展活动激发集体的依赖性
        通过集体活动激发学生对集体产生依赖性,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育手段。在开展体育活动时,集体性活动往往可以提升全体学生的凝聚力,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拔河比赛,就可以有效地将绳子两端的学生分别形成一股集体力量,每位学生都在拼尽全力为集体而战;或者大型运动会中,每位学生都在发挥个人所长,为班级争夺荣誉而战,即便没有上场的学生也会为场上的同学摇旗呐喊。这时每位学生都在为集体荣誉而奋斗,而并非场上运动员的个人得失。运动会的形式就是将全班学生汇聚于一体,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呈现出共同进退的景象。体育精神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体育中包含了集体中每个团队成员的心血,每一次运动会都是集体意识得到锻炼的机会。事实上这也正是运动会的重要作用之一,通过激发学生集体意识,缓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矛盾。因此体育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在日常训练时将学生划分为各个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时感受到集体的力量[2]。
        例如:在培养学生集体依赖性时,教师可通过将开展拔河比赛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可通过将两个班集体的学生集中展开,在两个班级中分别选出15名男同学、15名同学,比赛规则十分简单,两个班级各三十名学生分别站在绳索的两端,各执一端绳索,中间设有公平点、公平线,公平线被拉过中心点即为失败一方,双方在教师开始的口令后展开拉锯战,直至分出胜负。

届时,无论结果如何,两个班级的学生的集体意识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合理运用竞争机制激发团队意识
        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设置竞争激发学生团队意识。相较于其他科目,体育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方面有先天优势,因为体育本身就是一项竞技类教学科目,这要教师合理的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体育竞技活动,就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因为初中时期的学生个人荣誉感较强,希望得到关注与称赞,渴望通过证明自己得到掌声与鲜花,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这一特点,展开团队竞赛来满足学生对体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为全体小组成员设置统一的目标,使每位小组成员都在渴望胜利的同时为小组而战,在小组合作中体会到集体意识的重要性[3]。
        例如: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时,首先,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将全体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各个小组,要求在分配时根据学生体育能力进行划分,将优缺点互补的学生尽量分为一组;其次,为各个小组成员分配任务,每两个小组任务目标相同,两个小组共同完成,先完成的小组即为获胜;最后教师统计结果,对胜利的一方予以嘉奖,予以失败的一方予以鼓励,为小组成员学会合作的重要性[4]。
四、多元化模式拓展学生视野
        通过拓展学生体育视野,对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团队意识都可以提供一定的助力。在体育教学时,体育不仅是一门教学科目,更是需要学生终身坚持的爱好,因此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方可有所成就或者达到其强身健体的目的,教师学要从多个角度入手,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可以意识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并且清楚的意识到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十分重要的。如公园中跳广场舞、踢毽子的老人,他们之所以从家中走出来,融入到集体活动中来,就是因为在集体中可以感受到快乐,使个人魅力得以展现的同时为集体增光添彩,可谓是一举两得。一旦学生了解这个道理,就可以在运动中找寻与自己趣味相投的伙伴共同进行,在与伙伴的沟通交流时会使学生更加清楚合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将目光放在更加长远的地方,通过集体活动寻找体育学习的动力源泉。明白体育并非是一味枯燥的训练,而是一项具有趣味性的集体活动,在适当时刻,教师可申请线下拓展训练活动,带领学生走出传统的教学环境,在更为广阔的环境中对学生展开教学,利用环境优势辅助教师完成对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5]。
        例如:在拓宽学生体育视野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展开户外活动,由教师作为领队人员,首先,在学生中选出领队,由领队完成组织户外活动的工作,教师参与到活动游戏中,与学生们共同完成活动;其次教师在适当时对学生展开体育知识拓展,为学生带来丰富的体育知识咨询;最后,由师生共同完成户外活动任务。为集体户外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学课程与学生集体荣誉培养方向十分契合。教师可以
通过以优秀的运动员事迹展开宣传、开展活动激发集体的依赖、合理运用竞争机制激发团队意识、多元化模式拓展学生视野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发挥体育课程中的集体活动、竞争意识等优势为学生培养集体荣誉感,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尹彬.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J].华夏教师,2020,17(7):71-72.
[2]殷雄.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的策略探讨[J].文渊(高中版),2019,19(16):446.
[3]马德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2019,21(43):86-87.
[4]刘洪兵.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2019,15(44):64-65.
[5]肖益平.探讨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J].新课程·中学,2019,19(15):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