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惠娟
惠民县实验中学,251700
摘要: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国画具有浓墨重彩一笔,它不仅代表着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辉煌成就,同时也能够体现出我国古代的美学观念。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中国画教学工作的开展,从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对国画的学习热情,这样才可以达到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目的。现阶段,教师可以夯实学生的国画基本功,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教师应利用多媒体开展国画教学,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国画创作;其次,教师应合理构建美术教学评价机制,激励学生对国画进行不断探究;此外,教师应从自身教学观念的转变做起,不断增加自身教学能力与国画专业知识,为构建有效的国画艺术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从以上几点进行论述,主要探索初中美术教学中有效开展国画课堂的具体方法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中国画;教学方法;实施策略
当前阶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教师应重视美术教学对于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重要作用,通过创新美术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国画教学工作的开展,引导学生在国画中学习传统绘画风格与技巧,并通过国画鉴赏来了解我国历史文化与美学知识。促进中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发展与提升。那么,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去做呢?下面,笔者结合自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值得借鉴的教学经验,以期能够推动初中美术教学中国画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夯实国画基本功,培养学生国画兴趣
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结晶,初中美术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就要深入探索国画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国画技巧来增加美术知识,并通过鉴赏国画了解国画背后蕴藏的人文精神。在现阶段,初中生大队对于国画这门艺术形式较为陌生,因此想要知道学生开展国画学习,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国画基本功进行指导,在国画教学中,教师应教授基本的国画绘画要素与国画的基本知识,增加学生对国画创作方式的了解,从而能够正确认识国画的基本艺术形式。此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国画的兴趣,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与国画教学内容相结合,增加学生在国画学习中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创作与国画学习的欲望。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了解重要国画作品背后的故事,借此增强学生的国画基本功,增加学生对国画的理解,不断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国画的积极性的提高。
在开展国画理论教学中,教师首要明确的是,理论是学生开展国画创作的基础。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对美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应通过多样化的角度,指导学生运用美术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参与感。其次,教师应指导在掌握基本的美术理论知识后进行丰富的实践活动,在美术创作你中进行检验与实践,这样才能够增加学生对国画的认识与理解。此外,教师应注重学生对国画“意境”的学习,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国画训练来使学生通过国画创作表达自身情感与思想,这样的国画才能成为学生表情达意的途径之一,增加美术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促使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参与国画学习,从而实现发展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基本目标。
二、利用媒体技术教学,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课堂体验感。在教授国画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俩增加课堂容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向学生展示更加丰富的绘画作品,促进学生对国画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同时,还能够有效增加国画课堂的生动性,从而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师应在美术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来促进学生个人审美素养的提升,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观看多样化的美术作品提供了便利,教师应利用好多媒体教学的教学优势,来让学生更好地体到国画的独特魅力,使学生能够在赏析作品时掌握国画的色彩和技巧等绘画知识。
在引导学生对国画开展探索时,教师应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使学生在生动的课堂中理解国画背后蕴藏的深刻内涵。据此,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国画实践活动中来,使学生在实践与实际创作中提高绘画水平。在指导学生进行国画创作时,教师应对国画的基本用料进行指导,使学生对宣纸、毛笔和墨水对国画的意义,在具体指导过程中使学生能够熟悉这些材料的使用方式,并逐渐掌握一些简单基本的国画绘画技巧。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名家作画过程的视频,并引导学生对名画临摹,在具体运用国画创作材料的过程中不断体会国画的魅力。由此可见,在初中开展国画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际创作经验,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促进学生对国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正确运用评价机制,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初中阶段,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在国画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与互动,从而针对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对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作出调整。此外,教师应运用正确的评价机制来激励学生,使学生能够在美术课堂中表达自己对国画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对美术和国画的探索。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美术问题,学习美术知识,并且促进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在国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鼓励性的评价增加学生的成就感,这样才能激励学生对国画知识开展探究。
在引导学生开展国画学习时,教师应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是学生能够发挥自身主动性来参与美术学习,教师应根据多维教学目标自导学生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开展教学计划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能力与美术基础,来为他们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通过鼓励的方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断发胡自身的能动性,鼓励学生强化国画技巧训练,使学生在主动画国画中体验完成美术作品的成就感,不断增加美术学习自信。
四、提高教师美术素养,改变原有教学模式
在初中美术国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国画的内涵进行理解与认识,作为学生在国画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引导者,在开展国画教学时,教师首先应注重自身美术素养的提升,在课余时间教师应通过独立学习来增加专业知识,不拘泥于课本中的内容,多国画历史与美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拓展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国画课堂的顺利开展奠基,这样才能达到高效构建国画课堂的目的。
在教学时,教师应对教学问题进行及时总结,并究其根源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从而将现有的教学资源调动起来,推动初中国画教学质量的发展。教师在国画教学中结合学生对国画学习的看法,促使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积极参与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使学生在初中美术国画教学中感悟美术内涵,通过对国画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促使学生在国画学习中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探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方法,促进国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应注重国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国画教学来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基本美术知识理论的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形,使学生深入情境来感受国画的魅力。此外,教师还要运用正确的教学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好习惯,使学生能够明白国画对自身发展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冰珂.粉墨登场——初中美术教学中中国画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0-08-20.
[2]杨晓翠.浅谈新课标下初中美术学科中国画的几种课堂教学方法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10-21.
[3]范重怡.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初中美术特长生的培养[J].教师,2014-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