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研究 胡长辉

发表时间:2021/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胡长辉
[导读]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控制是一项重要事项。
        中交投资南京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899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控制是一项重要事项。本文立足于公路工程关键点设置等方面,阐述了有关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所包含的关键步骤,并对公路路面施工技术、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等要点展开深入分析,以不断提高我国公路施工的工程质量。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关键部位
        引言: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对公路施工质量的各项指标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在详细的施工环节中,要对目标部位进行严格的技术分析。与此同时,还要结合所用材料、空间环境以及公路用途等多种因素,严格控制质量问题的重复出现,从而降低施工安全隐患,促进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一、合理设置公路工程的关键点
        (一)公路工程关键点设置的基本原则分析
        在进行公路工程关键点设置时要尽量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首先,提高对关键质量部位以及风险易发处的关注度,特别是传统的技术经验传承下来的质量控制点;其次,针对性解决公路施工中技术复杂同时又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部位,重点关注新型工艺以及新的建筑材料使用情况;最后,对整体的公路工程展开监控,通过动态化的管理及时增补或更改关键点[1]。
        (二)公路工程关键部位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
        在公路建设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关键部位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首先,要严格参照工程情况,全面了解关键部位的实际分布,并科学指导技术方案的实施以及有关人员安排;其次,各施工单位要尽可能明确职责划分,并大力推行经济责任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最后,做好相关的管理记录,争取有效识别风险,并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以缓解风险严重度。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研究
        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研究是开展公路建设的核心内容,其可以说涵盖了整个工程的始终。质量风险控制的越好,企业的维护成本也就越高,有助于经济效益的增长,要不断的开展研究。
        (一)公路路面的施工技术
        公路路面施工技术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路面病害的影响大,所以要从设计环节着手,依据理论推导,限制通行载荷,以免因为过大承重破坏支撑结构。其次,对混凝土的碳化现象做好防护,一方面使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护,如在公路表面刷漆等,以形成保护膜。另一方面,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缓冲剂,使化学性质惰化。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混凝土里补充阻锈剂,以有效防止由于混凝土碳化而导致的钢筋锈蚀。最后,对路面做好后期保养。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路面开展预防性的保养,例如日常的清理和维护等。特别注意要做好路面初期的养护。与此同时,对于路面保养还可通过责任区划分的形式开展,确保维护及时。在明确责任路段后,要根据对公路路面进行定级判断,以便于科学应用保养方案。


        (二)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
        一方面,关注路基厚度等要素的控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路基要进行分层施工,并严格执行技术做好层厚控制。调查显示,通常情况下将每层压实控制在15厘米厚左右较为合适。与此同时,在压实环节中应考虑压实机具的特性,避免压实过薄出现“叠皮”的现象。综上,施工前要做好准确的松土厚度检验,并确保填土超过路堤的宽度,防止路面下沉导致最终宽度不足。另一方面,做好路基压实控制。就路基施工来说,干扰压实效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受土质情况的影响,其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含水量的大小,若含水量高则很难压实,相反过低,则容易出现路基松散。与此同时,测量含水量时也要充分考虑季节性蒸发,通常夏季的蒸发速率快,因此要注意湿度控制。例如,遇雨后土层含水量会增加,所以,在高温期开始施工时,应使用旋耕机翻晒,当含水量达到最佳时再进行回填[2]。
        (三)公路工程桥梁部位的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桥梁部位的施工技术大多集中体现在桩基础施工过程,因此要科学借助旋挖钻技术来提高施工质量。首先,护筒埋设。护筒埋设的根本目的是防止钻孔形变甚至坍塌,而且有助于确认桩体位置。一般情况下,护筒采用钢制结构,并以实际承载负荷进行护筒内径设计,与此同时,考虑到提高强度的问题,还要添加加强筋,以便于提升整体承载力。其次,合理化配置泥浆。旋挖机的工作效率高,但也要求土层密实度达标,以提升整体工程效果。相关的施工经验表明,最佳的泥浆掺比为:9%的膨润土、羚酸基纤维(膨润土*0.03%)、纯碱(膨润土*0.5%)。另外,要严格控制泥浆的沉淀层厚度,以提高利用率,保证回收及再造的有关资源节约。较为常见的有建造预备池,即搜集孔内所排出的泥浆,并实时监测,密切关注池内各成分的配比度,通过人工干预达到执行标准,便可进行重复使用。最后,最大程度优化误差控制。桥梁建设对一些尺寸的要求比较高,一旦有偏差会留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对此,要尽量确保钻孔尺寸及相关位置排布都在合理范围之内。可借助水准仪测量,以此推算孔的深度,进而提高桩基础的质量水平。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施工单位的部门联动,科学将施工过程分步规划,并指派、安排专人专职进行质量监控,以减少风险。
        (四)公路工程软基加固的施工技术
        在公路建设施工中,软基加固是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现阶段,较为常用的技术手段有沙井加固、袋装沙井以及砂垫层等手段。首先,以砂垫层技术为例,其一般铺设在软基的顶层,并充分借助回填土载的载荷将软基中的蓄水挤压出去,并经过垫层快速排出。其次,袋装沙井技术是通过编织袋包裹沙袋,借助于机械辅助将其打入软基之中,值得注意的是,所选用的编织袋要具备良好的透水功能,这种技术成本低、方式简单,所以被广泛应用。最后,沙井加固技术也较为常见,而且强调目标工程的实际情况,以改善施工质量。由此观之,软基加固的目的就在于改善地基的排水条件,以大幅提高抗剪强度。
        结论: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要结合工程施工所处的环境,并积极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方案,有最大程度控制施工过程的风险项。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关键部位施工的经验积累,并制定有效对策,以期提升道路工程建设工作的主动性,真正意义上做到防微杜渐,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闫丹.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的研究[J].人民交通,2020(03):73-74.
        [2]夏伟.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关键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0(0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