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路面建设中的水稳层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倪青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逐渐朝向迅猛的趋势发展,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也不再满足于本身问题,同时也对周围的生存环境逐渐重视起来。
        巢湖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安徽巢湖  238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逐渐朝向迅猛的趋势发展,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也不再满足于本身问题,同时也对周围的生存环境逐渐重视起来。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道路的市政工程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更加钻研安全问题,市政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水稳层的施工技术也随之不断提高,本文将针对现阶段市政道路工程中水稳层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要点分析,并对相应技术进行主要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水稳层;道路建设
        引言
        水稳碎石基层又称为水稳层,利用水泥材料使级配碎石达到固结的效果,再辅以压实等相关手段,形成完整的结构层。水稳碎石基层具有承接的作用,设置在面层与路基之间,沥青混凝土摊铺结束之后,在其作用下可有效增强路基的稳定性,以免在自然环境、行车荷载等因素的影响下而发生结构变形问题。显然,水稳碎石基层对于道路整体质量的影响较大,需要加强技术控制。
        1水稳层施工机理
        路面水稳层是指以水泥稳定碎石原料为核心的基层结构。结合以往工程经验,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路面水稳层所选取的底层材料以级配碎石为主,同时辅助添加一定比例的胶凝材料。借助于嵌压原理展开水稳层的摊铺与压实工作,底层碎石结构的质量会直接对水稳层整体稳定性产生影响,而骨料中孔隙分布是否完整与均匀会对压实度产生影响,进而导致路面强度不足。与其他形式的路面结构相比,路面水稳层能够在施工完成后短期内达到较高的强度,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不断提升,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广泛。
        2市政道工程路面水稳基层施工工艺
        2.1 做好施工技术准备
        正式施工作业必须得到正确工艺参数的引导,因此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具有必要意义,通过试拌和试铺的方式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其中,试拌主要在于确定混合料的生产指标,如材料的类型、配合比等,试铺的目的则是确定合适的摊铺及碾压工艺,如含水量控制标准、松铺厚度、碾压流程等。对于配合比的选择,必须经过多次试验后得出,通过抽样试验的途径检验混合料的质量情况,要求在和易性、保水性等方面都要满足要求。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需注重对试铺路段的选择,该段应能代表整个施工路段,随机抽样测试以便掌握施工情况,如松铺厚度、压实系数等,整理并分析各项检测数据,确定一套具有可行性的操作流程以及控制标准。
        2.2配合比设计
        水稳层原料质量控制是确保水稳基层施工质量的重要内容,对于水泥、碎石、粉煤灰的质量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控制,以确保级配质量的稳定性。水泥原料应选用初凝时间>3h,终凝时间在6~10h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优先选择32.5或42.5级,应配置相应生产日期证明文件以及出厂合格证,进场前进行抽样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场投入使用。现场储存时间超过3个月时,需重新进行性能实验,以确保其性能合格;对于碎石原料,应重视级配的控制,破碎后的石料应按照35mm、22mm、6mm的标准进行过筛,将进场碎石中<3mm的细集料严格控制在12%以下,<0.6mm颗粒塑性指数应低于9.0,液限需控制在28%以内,以确保水稳碎石基层具有良好的干缩性;通过掺入1%比例粉煤灰的方式可有效改善水稳结构层的收缩性,粉煤灰烧失量应严格控制在20%范围内,且0.3mm标准过筛率应当达到90%以上。在此基础之上,严格按照顺序对水稳层原料配合比方案进行设计,对级配范围进行合理选择,确定结合料类型以及掺配比例,确保混合料相关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并选择200~300m的路段进行铺筑实验,检验铺筑效果以确保配比方案合理。


        2.3混合料拌和
        设中心拌和厂,于该处根据施工需求生产混合料,选择间歇式拌和设备,按照试验段得出的配比要求严格控制用料量。为便于运输,拌和厂应尽可能建在施工路段的中间区域,场地采取硬化处理措施。此方式可缩短混合料运输距离,以免因长时间运输而发生混合料离析现象。保证各物料充分混合,相比于最佳含水量,实际值需比其略高,主要考虑到的是各环节施工中存在水分散发现象。此外,还需在运料车上采取覆盖措施。
        2.4摊铺与碾压
        摊铺厚度对于水稳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施工前需设置高程控制标杆,利用此装置控制摊铺厚度。施工中定期检测松铺厚度,以免因厚度不足而导致无法正常压实作业。摊铺混合料要均匀分布,若存在缺陷则要及时补料。摊铺机是提高摊铺效率的关键设备,全程做到匀速行驶,不可突然转变摊铺方向,尽可能消除外界因素的影响,确保摊铺作业的持续性。碾压遵循“先轻后重,有序提速”的原则,初期振动压路机碾压过程中应全程关闭振动,后续开启振动并再次碾压(先弱振,再逐步转变为强振),在上述基础上及时安排光轮压路机碾压,做好收尾工作,确保路面不产生痕迹。根据路段的不同选择相适应的碾压方法,直线段首先从两侧开始碾压,再逐步向中间推进;对于曲线段,则遵循先内侧后外侧的原则。碾压要具有持续性,尽可能避免中断。对于一般的水稳碎石基层,其对于碾压并未提出较高的要求,正常情况下经过6~8遍的碾压即可结束 。各阶段的速度要得到合理的控制,其中第 1~2 次碾压维持低速运行状态,稳定在 1.5~2.0km/h;后续逐步加快速度,最后两遍碾压时需维持在 2.0~3.0km/h。
        2.5混合料压实
        混合料摊铺作业结束后,其含水量≥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需根据试验段碾压工艺对结构层全宽范围进行碾压施工,选择20t以上压路机配合轻型压路机进行压实施工。碾压段长度根据试验段气温以及长度进行确定,当环境温度高时水分蒸发速度快,需适当控制碾压段长度,而当环境温度低且水分蒸发速度慢时,可以适当延长碾压段长度,范围控制在40~50m为宜,碾压段不得过短,以免对平整度产生影响。初压环节视情况采用钢轮式或胶轮式压路机,进行1~2次静压,初压以及终压环节碾压速度控制在1.5~1.7km/h范围内,复压环节碾压速度控制在2.0~2.5km/h范围内。在此基础之上,对设置有超高的平曲线段,应遵循自内侧路肩至外侧的流程进行碾压,未设置超高的平曲线段以及直线段则遵循自两侧路肩至中心的流程进行碾压,确保各次碾压时轮迹重叠达到1/2轮宽以上,相邻两段的接头处应错成横向45°的阶梯状碾压。压路机碾压期间严禁在已完成碾压路段上直接掉头,以免对碾压效果产生影响。
        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保障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市政道路工程中水稳层的建设更是保障者市政道路质量的稳定性,也是主要施工安全的基本保障,更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最有效途径。水稳层建设质量关系着城市发展,也保障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安全,水稳层建设在市政工程路面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结构支撑作用,尤其是在分散承载力方面非常明显,所以在进行道路工程建设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市政工程需要结合道路结构以及地质特点进行科学设计,再合理科学的配比一下,排除各种灾害问题的干扰,同时提升水稳层的铺设技术质量。
        参考文献:
        [1]许英明.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水稳层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9(12):64.
        [2]岳颖,连亚阁.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水稳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10):220.
        [3]李星.道路水稳层的施工质量控制与对策[J].交通世界,2019(8):32-33.
        [4]赵妍琴.市政道路工程路面水稳层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山西建筑,2019(14):100-101.
        [5]谢钧羽.关于道路工程路面水稳层的施工以及质量控制探讨[J].建筑•建材•装饰,2019(1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