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彭水县委党校 重庆 409600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生态文明思想体现着高尚的文明境界,闪耀着深邃的中华智慧,具有不可比拟的襟怀气魄,展示了独特的文化特征,体现在敬畏生命、崇尚和谐、追求超越三个方面。
关键词:天人合一;敬畏生命;崇尚和谐;追求超越
生态文明是在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文明新形态,以尊重生态环境为前提,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考虑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是一种推崇顺应自然,以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自然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一,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基础。
一、敬畏生命
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之所以敬畏生命,遵循自然法则,是因为生命是宝贵的,对于任何动物、任何人而言,生命只有一次。动物没有思想,它们顺应自然适者生存,而人类不同,人类有怜悯之心,有良知。正因为有良知才能让我们具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境界,闪烁人性仁慈和博爱的光辉一面。之所以要敬畏生命,遵循自然法则,是因为谁也没有权利去残害无辜的生灵。如果无视自然规律,凌驾于自然之上,没有尊敬,没有畏惧,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人类被大自然所征服。
天地大道就是生命与自然的统一。毕淑敏说:“生命的意愿是生存……毁灭和伤害生命都如同恶魔一样有罪。”
(一)每个人都应该爱惜自己的生命
《吕氏春秋》中说:“由贵生动,则得其情矣;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身者,所为也,天下者,所以为也;审所以为,而轻重得矣。”身体是用来干事业的,世界是我们干事业的舞台,从爱惜生命的高度去做事,就真正理解了情感的真谛。儒家把对自己生命的爱惜与对父母的孝敬联系起来,《礼记•哀公问》中说:“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而亡。”人们应该从道德上进行自我约束,爱惜自己的身体。道家也反复强调生命的重要性,教导世人修身、存身、保身,反对世人对外在名利的追逐,主张全身葆真,并提出长生之道。
现在社会上自杀、自残等现象层出不穷,势必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把“天人合一”生态文明思想中敬畏生命的观念,融入到当代生命教育中,教育和引导整个社会健康成长。
(三)人应该珍爱一切生命
“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思想要求人们发扬仁爱精神,善待一切生命。儒家的“仁爱”思想主张把爱人推广到鸟兽昆虫,对自然万物一视同仁,用爱心对待。孟子提出“仁民而爱物。”《礼记》写到:“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把尊重动植物的生命和价值保护动植物提高到对天地之孝的高度。道家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一切生命都有灵性,应当对所有生命都有慈爱之情和恻隐之心,反对残害生灵。《庄子天下》写到:“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佛家讲“天地同根,万物一体”,“众生平等”,慈悲仁爱的思想不仅限于人类,而是遍及所有生物,体现为不杀生、素食、放生等行为当中。“天人合一”生态文明思想中对生命的爱,人们认为山川草木与人都是息息相通的,潜移默化的丰富了我们的生命情感,培育了我们珍爱生命的优良传统。
二、崇尚和谐
(一)和谐是阴阳化育的自然规律
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建立在“天人合一”、阴阳和合基础之上,老子的《道德经》写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传》曰“一阴一阳谓之道。”《荀子礼论》写到“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天论》写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和就是自然的基本法则,是一切事物,包括天、地、人、社会、自然生命,或非生命事物共同存在的依据。和谐则欣欣向荣,生意盎然,和谐是事物发展的自觉选择,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选择。
和谐是天地的基本规律,是万事万物的自然要求,更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
(二)和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要求
在探索自然之天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自然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则,它不以人的意志转移,更不会以人的意志而改变,人类应该研究自然规律、认识自然规律、遵守自然规律。只有如此,人类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易传》曰:“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明确指出,人类社会的规律与自然的规律是一致的,天地化育,四时更替,日月运转,而和谐是自然的基本规律,当然也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
《国语郑语》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在自然界物种多样性越丰富的生态系统越稳定,越有生命力;物种多样性越简单的生态系统越脆弱。实现了和谐,万物才能生长发育。孔子在《论语》中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佳状态,确定为“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就是在承认对立绝对性与统一相对性的前提上,通过寻求交汇点的方式,以寻求得万物之“和谐”,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三、追求超越
人与天合,就是以小我融于大我之意,体现出人类人对超越自身的追求。
(一)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基于“天人合一”的认识,自然的运行刚健有为,与此相对应,君子应刚毅果敢,发奋图强。人类进化的历史,就是人类自强不息的历史,奋斗不止,百折不挠,刚健有为精神的不朽画卷。司马迁《报任安书》写道:“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 》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他追慕先贤,虽遭腐刑而不灭其志,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史记》,以自强不息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天人合一的超越精神。
马克思指出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应该是人的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人积极作为的体现,是人类奋斗不息的过程。表现为人在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过程中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二)在变革中不断实现超越
《易传》曰:“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日月升落,乾坤运转就是自然永恒的变化规律,从“天人合一”的视角来看,人类社会也必须追寻天地变化发展的脚步,不断在变化中超越过去才能实现通达。《易经》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揭示了中华文化能够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带给世界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当全人类面临着生态环境深刻危机的时刻,我们期待着消除工业文明带来的弊端,呼唤着一场新的革命。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是自然规律的要求,也是人类社会的要求,正是“顺乎天而应乎人”,是人类实现自我超越的新阶段,也是“日新之谓盛德”。必须以“天人合一”理念为指导,积极地参赞天地之化育,认识自然,遵循规律,以变革实现超越,以创新化解矛盾,推动生态文明的实现。
(三)不断升华,以“无我”实现终极超越
“天人合一”生态文明思想中有着丰富的 “无我”思想,儒家的克己与勿我就是无我的基础。《论语•子罕》中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要人不执着于小我之私,不执着于私情私意为用。张载说:“无我而后大,大成性耳后圣。”人能够做到无我,就会高尚,然后进一步发展扩大,达到天人合一,就可以成为圣人。道家思想强调“无名、无为、无己”也是无我的表现,《道德经》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我是通达逍遥不可缺少的过程。
人在面对各种自然存在物的过程中,习惯于将自己作为衡量自然万物的准则,因此使万物不能物尽其能,各显其用,自身会因为受外物的羁绊,而不能自由。无我就是要做到尊重万物的自然生长,使自身与自然万物处于一种和谐稳定,物我交融的境界,一种不为物欲所规定限制的自由状态。习近平总书记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真切地表达了追求超越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