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卫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海南 海口 571126
摘要:基于新时代背景下,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均引起我国相关部门重视,并结合现状探究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前提,大力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对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均产生积极影响。此外,还明确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关系,在治理过程中能够使两者相互影响,完善信息化体系内容,通过实践应用证明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体系建设必要性,为大众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关键词: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体系;建设
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均以“节能环保”为核心目标,在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使我国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再加上我国相关部门所出台的相关策略,全面落实到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重要依据,确保实施效率与整体工作质量。此外,还以全新发展理念构建信息化体系,便于对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化管理,从而合理解决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问题。
一、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体系建设必要性
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体系建设,得到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全力支持,明确核心目标,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注重环境保护,对自然能源合理开发、应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基于新时代背景下,还需对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体系建设,使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开展,都有良好基础保障。
从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影响因素角度分析,无论是外在因素影响,还是内在因素影响,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解决,其中就包括基础设备、控制措施、实施方案等内容,依据治理结果说明信息化体系建设重要性[1]。再加上专业化工作队伍构建,使工作队伍规模扩大,政府部门设定专项管理资金,不会在资金方面造成困扰,反而完善基础设施,并由专业化工作人员定期维护、检查、保养等,各项工作开展都有相应信息数据记录,并由档案管理部门做好备份、存档,便于后期分析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体系实施效果。
借助先进科学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使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都能在平台内实施,细化平台功能与模块,满足各项工作实施要求。系统会在各项工作实施过程中,把所产生的信息数据自动识别、储存等,实现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数据整合、共享等目的,全面提升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质量与效率。
二、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体系建设需求
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体系建设需求,本文主要从充足资金、专业化工作队伍、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内容三方面分析。
(一)充足资金
关于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体系建设,目的就是在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过程中,使信息化体系能够发挥出自身作用与影响性。那么在信息化体系建设前期,还需确保资金充足,因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使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体系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二)专业化工作队伍
具备专业化工作队伍,本着队伍多元化、人员多元化方向发展,目的就是确保工作队伍综合能力,工作人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内容、要求、标准等全面掌握,依据相关政策规范性实施,从而影响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体系实施效果。
(三)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内容
为使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体系发挥出自身应用价值,还需对其架构完善。
而完善的基础前提就是明确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内容,能够对两项工作综合分析,在信息化体系构建过程中细化模块,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重要依据,从而对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三、完善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体系架构
(一)完善基础设施,降低设备故障率
无论是能源节约工作开展,还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都需具备完善基础设施,那么在信息化体系构建过程中,就要重点考虑基础设施完善,包括机械设备类型、性能、应用途径等。此外,还设定“专人专管”项目,目的就是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使各基础设施都有专业化的工作人员监管,定期对基础设施检查、维护、保养等,并做好相应信息记录[2]。依据每次所记录的信息数据分析,为基础设施引进、维修、更换等提供有利条件。
此外,在基础设施完善过程中,还需注重环境保护设备设施引进与应用,能够对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条件,要求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要齐全,避免影响后续工作进度与质量。
(二)加大能耗监测力度,严控能耗使用量
目前,我国能耗量最大的就是电力、汽油、柴油等能源,还需在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环节中,对能耗控制工作引起重视,并设置独立管理模块,加大能耗监测力度[3]。依然受先进技术影响,可在pc端、手机app端等随时监测能耗使用情况,并建立能源消耗统计台账,要求台账信息数据真实、准确,使其具备财务凭据意义,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定期监测能耗使用情况,可选择月度、季度、年度等汇总形式,生成能耗监测报表,更有利于控制能耗使用情况。
(三)详细分析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信息化体系
因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对信息化体系构建或评价,不能单一化地分析,还需在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具体内容、工序等科学化探究,既能对各项影响因素全面掌握,逐渐丰富信息化体系内容,又能在信息化体系实施过程中,对其结构不断完善,从而使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达到预期要求。
例如:在环境保护工作环节中,要依据信息化体系对环境保护工作、影响因素等综合性分析与评价,明确引发环境污染具体原因,或者是掌握生态破坏程度等,都能便于完善信息化体系内容。并依据评价结果,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制定相应解决措施与方案,细化工作内容与职责,从而形成生态环境污染影响因素清单。
(四)确保环境监测信息数据准确性,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环境监测信息数据准确性,不单对环境保护工作质量有直接性影响,而且还是环境保护工作实施重要依据。环保部门通过日常工作环节中对相关信息数据搜集与整理,绘制成专业化表格或报告,上传到第三方监测机构监测,最终形成具有科学依据的监测报告[4]。环保部门只需要在管理平台上操控,就可以完成环境监测填报工作。而节能环保专职管理人员,则负责结合实际情况完成新增、修改、删除、导出记录等工作,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各部门相互协作与配合,使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实施,有效解决我国环境污染及相关问题。
结语:
为使我国能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效果显著提升,还需在各项工作开展前,注重信息化体系估计。并在实施阶段对完善信息化体系架构,注重基础设施引进与应用,设置专人专管,降低设备故障率,加大能耗监测力度,严控能耗使用量,详细分析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信息化体系,确保环境监测信息数据准确性,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依据,完善信息化体系内容,从而对我国现代化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俊峰.建设环境生态友好型新时代能源体系[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32(11):16-19.
[2]张国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践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64(19):45-45.
[3]刘书侨.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探析[J].管理观察,2019,6(09):100-101.
[4]樊笑英.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体系建设[J].国土资源情报,2018,3(1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