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庞桂亮
[导读] 伴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同以往相比较,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庞桂亮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伴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同以往相比较,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升教学质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由于中职学校是为社会输入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因此开始逐渐的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新工科”的背景下,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因此,老师务必要提升对其的重视程度。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中职学校人才模式培养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与各位进行分享,希望能够为广大的教育同行们带来一些指导和借鉴,以此来促进我国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引言:
        目前,中职学校进行教学的最主要目标就是为全社会培养技能型的人才,因此,中职学校务必要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有效的把握,中职学校的老师在对学生们进行授课的时候,要在“新工科”的背景下融合进入适当的人才培养策略,以此来让学生们的能力得到良好的提升。
        一、目前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优势不明显
        中职学校是当前我们国家职业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得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同中职学校相比较,存在着突出的优势[1]。这样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给中职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另外,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一些中职学校的老师业务能力并不是特别的出色,这就使得他们在授课的时候不能很好的抓住教学环节之中的重点。使得教学过程缺乏相应的针对性。教学制度不健全也是影响中职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中职教育缺乏必要的人才培养优势。
        (二)职业教育的学生专业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在现如今的阶段,考上中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是特别的突出。其中部分学生因为成绩问题而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大部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此同时,一些中职学校的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之中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神和注意力投入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最终导致学生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都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能力难以得到彻底的提升。
        二、“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发展之惑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培养学生们的过程之中,创新和应用是开展相关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一些中职学校没有很好的对二者进行平衡,导致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基于上述的原因,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不断的对教育理念和模式进行创新,让创新和应用实现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了当前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之中所要思考和探究的首要问题。在“新工科”的趋势下,协调发展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将更为重要,这也是应用型中职学校需要讨论和探索的重要话题[2]。
        三、“新工科”背景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为了能够有效的在“新工科”的背景下更好的顺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让中职学校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相关的中职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强化中职学校教育的师资力量
        中职学生们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之中,一方面要通过老师的系统教学,让自己掌握必备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中职老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们的最终学习效果能够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当前,许多中职学校的老师还没有积极的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老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滔滔不绝的宣讲,学生们只是被动的吸收知识,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不是十分的理想。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们日益高涨的学习需要,对学生们提升学习水平造成了严重的阻碍[3]。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尽可能的强化自身的教学本领,在教学的过程中与社会实际的就业情况和对人才需求相结合,争取让学生们学习的知识符合社会的要求。
        (二)拓展多元教学实践活动
        由于在当前的教育理念下,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所涵盖着内容十分的丰富,一方面要求学生们不仅需要具备良好而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求学生们能够把理论知识更好的渗透进入工作实践之中。因此,学校在开展教学实践的时候,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或者翻转课堂的形式,提升学生们对自身专业的认知能力。还可以积极的开展教学实训活动,让学生们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以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改正,让自己的能力和素养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作用。
        (三)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
        由于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因此,培养契合“应用型”要求的人才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面对这样的情况和挑战,基于中职学生的自身情况,中职学校的学生可能不具备系统规划自己职业发展的能力,因此,老师要积极主动的发挥出自身的带头引领作用,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趋势以及学生们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们进行传授经验,争取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最大限度的释放出自身的潜力。
        (四)两线并重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中职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之中,宜用把校、企协同指导这一条线和产教协同育人这一条线结合起来,使其相互缠结,相互影响,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目前,“应用型”中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比如,一些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十分完善,但是却缺乏必要的操作实践能力,又有一些学生实践能力很强,但是专业基础还很欠缺。因此,中职学校要积极的转变自身的育人观念,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对理论和实践采取并重的模式,最大限度的提升中职学生的能力[4]。
        (五)树立新型学科思维
        所谓新型学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指对于新工科体系的工程教育者而言的,具体的要求是确保他们能够对那些新型的理念和新型的模式实现精准的理解,深刻把握其中独特的内涵,使自身拥有“新工科”的科学思想,并向学生们进行传递。相关人员要知道,在目前的情况下,“新工科”思维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行业,而是要在“新工科”的理念下对各个行业进行有效的整合,最终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新兴的技术和信息进行合理的萃取[5]。
        四、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给从业者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情况和趋势,中职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之中,要积极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手段,与职业教育的理念保持一致,让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有效的提升,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开发,曾玉珍.新工科的核心能力与教学模式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7,(5):22-25.
        [2]陈慧,陈敏.关于综合性大学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5):19-23.
        [3]李华,胡娜,游振声.新工科:形态、内涵与方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2):12-16.
        [4]王孙禺,赵自强,雷环.国家创新之路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新进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4-22.
        [5]杨春生,孙琴,吴伟.创新型工程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J].江苏高教,2010,(1):82-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