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黄霜

发表时间:202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上   作者:黄霜
[导读] 在深度阅读中,学生能逐渐提升阅读能力。教师要意识到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开展深度阅读教学的价值,并采取有效策略,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情感,进一步提高阅读素养。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沿口初级中学校 黄霜  638499

摘要:在深度阅读中,学生能逐渐提升阅读能力。教师要意识到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开展深度阅读教学的价值,并采取有效策略,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情感,进一步提高阅读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阅读;应用策略
        引言
        深度阅读通是通过发掘阅读过程中的有效信息的提取与总结,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学科能力的培养,也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领会文章的深刻内涵。而这与新课改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开展深度阅读教学已经成为了语文阅读课程的发展趋势。
        一、设计体验活动,增强阅读乐趣
        文字是文章作者传达感情的最重要的载体,因此,对于文字的阅读学生需要进行多种方式的阅读才能正确领会作者的情感表达,从而实现深度阅读。但是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由于“时间紧”、“缺乏预习”、“赶进度”的诸多原因,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对文本进行全面、完整的浏览,从而导致学生忽略了诸多重要的文本信息,不利于学生的思路梳理更遑论实现深度阅读。而仅仅给与阅读的时间部分学生往往难以集中精神进行阅读。因此,基于深度阅读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设计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不仅仅是阅读课堂的“参与者”,更是“主人翁”,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乐于阅读”,有效提升阅读的效果,为深度阅读铺垫好“路基”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朗读”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能有足够多的时间进行语言、文字的“揣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盼望着”的叠词感受到盎然的春意,而后多次重复出现的“着”字与“了”让学生对这两个字有了较深的印象。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扮演春天中的各种生物,体验这些生物在春天来了以后的心情。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体验对前面多次重复出现的字词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多样化的体验活动充分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其阅读行为逐渐从“消极”、“被动”走向“积极”、“主动”。
        二、找寻争论点,以批判思维促深度阅读
        以往阅读教学,侧重关注学生单向对文本的理解,学生无需对文本中的观点提出疑问与不同的见解。这种教学模式使教师形成照本宣科的习惯,让学生建立了书本至上的学习心理。但是构建主义理论证明,任何知识与信息都不是绝对的真理,因为知识的价值不是被记住,而是作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阶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实现有意义的成长。“文本阅读,要结合学生独特的体验,构建新的知识架构”。面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使用批判性语言学习新知识,进一步发挥知识学习的价值,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批判。


学生的观点与文章不同不等于批判真正的批判是在对文本深入理解后,再对自己质疑的观点给出具有逻辑性的解释。所以学生对批判思维的锻炼,实际上是思维逻辑的发展,同时也是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再是以文本表面含义为中心,而是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基础上,独立思考后产生的独特见解。例如在《鱼我所欲也》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文本观念“舍生取义”。所以笔者在带领学生阅读的时候,将重点放在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上,将其与“呼尔之食,蹴尔之食”结合,先激发学生的思维矛盾进行探讨,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以孟子名言“尽信书不如无书”为基点,让学生将文本与现实生活结合,深度思考生与义的关系,并结合生活中真实事件对舍生取义观念进行理性建构,实现“蹴尔之食,呼尔之食”生与义的深化。这能改变以往学生单向接受知识的状况,让学生以问题促思考,在深度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生活实际,构建真实的逻辑,重建文本,促使思维深度发展。
        三、加强生生互动,碰撞思维火花
        不同个体之间的想法交流往往容易产生较为强烈的思维冲突,从而致使学生产生疑惑,继而开始进行思维发散。而深度阅读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通过不同思维的不断碰撞,从而产生强烈的思维火花,再通过思维的发散从而逐步从“表层”迈入“深层”。因此,要实现深度阅读就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即要增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互动。与此同时,思维碰撞的“火花”一旦产生,就会燃起学生对于阅读的热情,进一步推动了深度阅读的落实。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例。在神话传说中,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是悲伤的,充满了苦涩与泪水。如《迢迢牵牛星》中织女“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二人“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让人能充分感受到二人悲伤的情绪。而在郭沫若的诗歌作品《天上的街市》中,牛郎与织女的生活确实惬意的、幸福的、自由的如“那隔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又如“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甚至于将“流行”比喻成牛郎与织女手中提着散步的“灯笼”。此时,学生对课文的认知产生了强烈的冲突,部分学生认为在作者郭沫若的心中,牛郎织女的生活是美好的,体现了他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而部分学生认为这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反讽。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点阐述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冲突。而在冲突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对诗歌的主题也越发明确,有效地落实了深度阅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有章法、思考有深度的基础上多元切入,感悟文本语言之美,进而享受深度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朝永.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96-98.
[2]牛丽菁.初中语文课外深度阅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朱巧彬.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3):2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