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发表时间:202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上   作者:李平
[导读] 写作是将口头语言进行书面表达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进行书面交流的文字表达重要形式。而且在进行写作应用的过程中,该方式也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行创造表达的过程。因此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则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兴趣方向来进行贴合生活实际的写作教学活动开展。

重庆市大足区龙岗中学  李平

【摘要】写作是将口头语言进行书面表达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进行书面交流的文字表达重要形式。而且在进行写作应用的过程中,该方式也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行创造表达的过程。因此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则应该根据初中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兴趣方向来进行贴合生活实际的写作教学活动开展。这样才能够在活动创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引导学生乐于表达自己,从而保证学生在锻炼自我写作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关注生活、表达情感,并在写作的过程中倾诉自身的实际感受。除此以外,在写作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发展,这样才能够使得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可以真正实现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以此实现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而
树立好写作的信心。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探究
        初中语文学科作为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学科是人们对生活事物的文字性描述;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对日常所见的生活化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但是受限于年龄和阅历,很多初中学生在作文写作时往往脱离了实际生活,所写出的作文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语文成绩。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观察生活能力的培养,把生活化的理念运用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不断丰富初中学生的作文写作素材,激发初中生作文写作的兴趣。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不足
        1.学生写作积极性不够
        学生长期以来,总是被教师要求从父母、国家等一些敬仰和尊敬的方面进行写作,而这些比较深情的话题,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培养出来的。这样的教学也会限制学生的自由发挥和想象空间,以及对生活多方面的思考[1]。长此以往,就会使得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不断在减弱,产生畏惧心理。教师单一的评价也会让学生变得被动,从而产生厌烦情绪,不能达到好的引导目的。
        2.学生写作与生活联系不足
        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灵感源泉,如果写作脱离了生活就会变得空洞、无聊、浅薄。而现在的大部分教师为了迎合应试的要求,导致写作教学时也变得不再生活化,使得学生的写作内容与生活脱节,在文章中没有自己的理解,没有真情实感,缺乏自己的思想。使得学生的文章没有内容,同样无法取得好的分数。
        二、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一)注重生活化作文教学的自主性
        生活化作文教学,需要教师摒弃主导和灌输思想,给学生充分的自主交流和写作机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作文创作,少给学生限制写作方向,少主观臆断学生的作文水平,使学生真正处于生活化写作的中心。如教师可以成立作文创作小组,各个小组需要每周交出两篇作文,但是写什么,怎么写,小组成员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小组成员互相激励,互相阅评,评选出最好的文章作为每周一次的参选之作。各个写作小组也可以经常开展自主写作活动,利用节假日等时间一起组织去爬山,做好人好事,给山区孩子邮寄书本等,通过有意义的生活实践活动,既能丰富写作素材,同时又能激发各自的道德情感,有利于写出更有真情的文章。



        (二)抓住生活细节,积累作文素材
        在实际生活中,会发生很多事情,初中生或听到、或看到、或经历到一些值得记录和关注的事情,所以学生要仅仅抓住这些生活中的事件,注重其细节的总结和认知,并将这些细节之处记录下来,作为作文写作的一个素材积累。比如说,在家庭生活中,母亲会照顾初中生的饮食起居,看似平常而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蕴含着母亲浓浓的爱意。在每一餐的进餐过程中,总是将最好的留给孩子,总是为孩子提供最优质的生活条件,而母亲自身却勤俭节约,经常是衣服穿了许久才舍得买一件,好吃的都是紧着孩子优先。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学生要有针对性的记录下来,一方面要认识到母亲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一方面在以后的人物描写类作文中,可以有进行作文创作的素材。通过母亲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的细节观察,将母亲这个人物充分刻画,不需要过多华丽的词藻,就可以将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写得真实而具体。
        (三)鼓励学生书写生活日记,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想要将生活化教学的作用价值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那么鼓励学生书写生活日记十分重要,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良好学习习惯,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还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如此,学生在坚持写日记的过程中是根据自己内心的想法以及在生活中经历的事件创作,这样能够使得学生思维能力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发展,还能够不断锻炼学生文笔,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促使学生获得更好更加全面的发展。另外,鼓励学生书写生活日记还能够使得学生心思细腻,促使学生写作思维得到拓展。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还能够借助日记中的内容,这种情况下就能够降低作文难度。而学生在书写生活日记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会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表露出来,因此,学生在进行作文练习的过程中也会不经意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能够使得作文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如此,当学生坚持写生活日记之后,就会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以及写作灵感,而在此基础上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进行作文练习,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坚持写生活日记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而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一生都十分受益。
        (四)日常训练与合理批改更易实现作文生活化
        传统的作文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并通过教师的叙述和表达来让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了解。但是,此种教学方式十分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就会导致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无法体会到教师的实际意图而在写作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在命题作文当中,很多教师喜欢将命题作文进行模板化套用,这使得学生的写作内容常常脱离自身的生活实际,从而就出现了无话可说的情况。对此,在进行命题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话题拓展,这样降低话题的难度就能够保证学生通过生活经验的有效应用来进行叙述,从而真正实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在进行其他教学内容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尽可能地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際,并通过实际参与生活活动来带动学生写作能力和理解力的提升。
        在开展初中语文作文写作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写作教学理念,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生活化培养,开展生活化作文教学,以调动学生语文作文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为初中语文作文积累更好的写作素材,从而提升初中学生语文作文写作的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谭欣.董欢.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532(5):117.
[2]杨建华.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实践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96.
[3]郝丽.中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000(1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