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东锔瓷工艺保护、传承和创新

发表时间:202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上   作者:赵春智1 杨培皓2
[导读] 山东锔瓷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目前山东锔瓷艺术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在传承、保护和创新方面遇到了一些瓶颈。本文通过对山东锔瓷艺术的研究,来分析山东锔瓷工艺的传承意义、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山东锔瓷工艺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措施,为进一步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山东锔瓷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赵春智1,   262500 1
“壹芳蘭居”锔瓷工作室  杨培皓2  262500 2

摘要:山东锔瓷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目前山东锔瓷艺术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在传承、保护和创新方面遇到了一些瓶颈。本文通过对山东锔瓷艺术的研究,来分析山东锔瓷工艺的传承意义、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山东锔瓷工艺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措施,为进一步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山东锔瓷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锔瓷、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山东锔瓷艺术的发展现状
         锔瓷,这一中国古老的瓷器修复技艺起于何时已无法考证,早在宋代张择瑞《清明上河图》中就有锔匠做活的场景。自宋代算起,经历宋、元、明、清、民国,至今也已跨越了一千多年的历程,影响了数代中国人的生活。锔补修复这一行当,随着中国瓷器业的兴旺发展延续,自然中形成了山东、河南、河北三大派,山东的金刚钻为皮钻,河南的金刚钻为弓钻,河北的金刚钻为砣钻。山东做为锔瓷艺术三大流派发源地之一,在锔瓷艺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从建国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社会生产力急剧增加。塑料和各种高科技材料的产生,瓷器的产量与需求也在慢慢下降。即便是瓷器坏了,往往就丢了在买一个。这样便使得锔瓷艺术的市场越来越窄,出现了一定的技艺流失和传承断层的现象。特别是做为锔瓷艺术三大流派发源地之一的山东,锔瓷艺术流失现象特别严重,很多地方的锔瓷艺术已经没有了传承人。目前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社会上也开始慢慢重视锔瓷艺术的发展。
        山东锔瓷艺术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传承,是锔瓷艺术的三大发源地之一。目前山东锔瓷艺术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在一些方面遇到了瓶颈。锔瓷艺术在传承方面出现了一定的断层和技艺流失现象,传承效率相对低下,有的老锔匠甚至是找不到传承人。锔瓷艺术目前的发展模式以锔瓷匠人的“单打独斗”为主,多数锔瓷匠人之间联系交流较少,外界对锔瓷匠人了解也比较少,锔瓷工艺零星的散布在各地区。锔瓷艺术的精神财富、经济财富开发程度较低,不能很好的给锔瓷匠人创造稳定的经济价值,与当地文化衔接度较低。
        二、山东锔瓷工艺的传承意义
        锔刻瓷技艺不仅仅是一种民间绝活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寄托,更是研究民间技艺、经济、文化特征的活化石。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锔瓷是技术、文化以及艺术的三方面结合体,不仅技艺精湛、文化内涵深厚同时还形成了装饰上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情趣。
        与现代瓷器品的批量生产和实用性降低有所不同的是,古代每一件瓷器用品都有它的实用性,而锔瓷又作为传统的民间工艺,有着实用性和美观的双重作用,可以满足人的视觉需求和精神需求,给人以一种无限幻想的可能性,仿佛每一件锔器作品都有它独特的故事,保留破碎瓷器所蕴含的重要感情价值,也丰富了它的价值结构。



        山东锔瓷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所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山东锔瓷艺术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目前山东锔瓷艺术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传承、保护和创新山东锔瓷艺术,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锔瓷作为一项民族文化的承载者,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恢复残瓷器皿的使用价值达到物尽其用,从根本上锔瓷本身也体现了古时民间百姓对于自然资源的异常珍视。从某种意义上,它既是山东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山东锔瓷艺术是民间绝活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门技艺文化艺术,也是考古修复行业必不可少的艺术技能。我省是旅游文化大省,一些县市区更是主打旅游品牌,传承保护锔瓷艺术必将推动地方经济和旅游开发事业的发展。保护、传承好山东锔瓷工艺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山东锔瓷工艺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建议
        锔瓷艺术在传承方面出现了断层和技艺流失现象,传承效率低下甚至是找不到传承人需要对锔瓷工艺进行改进,融合现代科技,提升其自身生命力。锔瓷艺术目前的发展模式以锔瓷匠人的“单打独斗”为主,已不太适合当前大数据、互联网的共享时代。亟需优化市场定位,创新发展模式。锔瓷艺术并不是一项落后了的老手艺,它蕴含着巨大的社会财富价值和精神财富,我们要将锔瓷手艺和当代社会文化价值紧密的结合,推进推进山东锔瓷艺术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这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弘扬工匠精神、提升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创新发展模式,找准市场定位。建立山东锔瓷艺术爱好者协会,共商共讨、资源共享;找准市场定位,与其他艺术协会特别是玉石、茶道、古玩类协会进行深入合作,交流发展经验,拓宽市场资源,提高市场活力;在传承人培养方面,探寻“传统+云”培养模式,利用互联网和锔瓷爱好者协会将传统的传承培养模式与网络培养模式相结合,提高锔瓷艺术传承培养的灵活性,共享“师傅资源”;特别针对旅游品牌城市与当地文化宣传部门建立联系,拓宽官方宣传渠道;搭建与高校合作的桥梁,运用高校的科研能力,对传统的锔瓷艺术进行更新发展。
        推进山东锔瓷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以学校为载体向社会进行推广,更好的对山东锔瓷艺术进行宣传与推广应用,发掘锔瓷艺术巨大的精神财富,形成对山东锔瓷艺术保护、传承和创新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黄修林.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J]. 陶瓷学报 2015.8.
[2]老瘦城. 中华手工锔瓷[J]. 电子学报, 2009: 06(4A)
[3]吕品田. 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J]. 文艺研究, 2000(02).
第一作者:赵春智(1990.11),男,汉,山东省青州人,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学院研究生,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等
第二作者:杨培皓(1975.11),男,汉,山东省青州人,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锔瓷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工作地点:杨培皓“壹芳蘭居”锔瓷工作室
基金项目:2020年度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山东锯瓷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研究”(项目编号:QN202008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