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发表时间:202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上   作者:刘辉
[导读] 优秀传统文化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念是需要我们不断传承和弘扬的。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经融入了一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但是仅仅通过书本来进行教学仍然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更多的传统优秀文化内容,让学生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知识。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沙湾镇马家坪小学 刘辉  563115

摘要:优秀传统文化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念是需要我们不断传承和弘扬的。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经融入了一部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但是仅仅通过书本来进行教学仍然是不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更多的传统优秀文化内容,让学生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知识。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传承;途径与方法
        引言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在现阶段的小学教学中,语文是最相关的科目。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对国家和名族有责任感。在这一改革的督促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一)凸显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教学需求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课程,具有高度的人文性和综合性,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促进其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及美德进行渗透教育,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深化,还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提高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二)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内涵与外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优秀文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度和广度,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并继而通过传统优秀文化,对他们的人生起到导向的作用,这对于学生价值观念和文化素养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存有许多的传统优秀文化知识,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优秀文化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感受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一)利用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都是专家评审选取的优秀作文,很多地方都包含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内容,在教材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将其传授给学生。但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是单纯地根据课本实行教学,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有限,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中已有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深入挖掘。例如:在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时,教师除了讲解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引导,从课文的实际内容出发,挖掘课文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启发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去探索,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提升课外阅读材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度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形式,新课改不断深入也大为提升了课外阅读的受重视程度。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视角下,教师可以将课外阅读作为具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载体,提升课外阅读材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度则是具体策略。低年级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将《三字经》、《弟子规》等作为具体的课外阅读材料,中高年级的课外阅读中,教师可以将《论语》、《西游记》等作为具体的课外阅读书目。通过不断提升课外阅读材料与传统文化的关联度,布置相应的读书笔记写作任务,学生可以从读、思、写等三个角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尝试。课外阅读本身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延伸,常规课堂教学以及课外阅读中都可以较好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育渗透时,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深度和广度也能不断提升,学生也能将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的学习作为语文学科知识学习中的基本构成。
        (三)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来涵养性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当中,古诗词中承载着许多的传统文化,并且语言十分优美,意境也是非常美妙,使用古诗词开展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还能够使得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但是,在讲授古诗词时,许多教师更加注重让学生体会其中的主旨大意,而对于其中的传统文化确实一笔带过,这使得学生无法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此外,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巧妙的使用诵读方法,让学生诵读经典之作通过多次的朗读来感受其中的文化底蕴,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优良传统教育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与拓展,为中华优良传统的渗透教育提供更好的时机和平台。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优良传统教育活动,来实现中华优良传统的有效渗透。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组织学生利用课前5~10分钟的时间进行集体诵读,使学生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的认知,对学生进行中华优良传统的渗透教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历时间洗涤而沉淀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作为新时代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承古贤经略,播种栋梁之苗,以语文教学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以传统文化教育激励学生自愿自觉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当然,以上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仅为笔者经验之谈,希望能够与尔共勉。
参考文献
[1]周新艳.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有效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58.
[2]郁芬.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途径与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2):141.
[3]宋翠翠.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1):50-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