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赵斯兰

发表时间:202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上   作者:赵斯兰
[导读] 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导致很多学生思维固化,不懂得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老师应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基于此,以下对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南部县第一小学 赵斯兰 637300

摘要: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导致很多学生思维固化,不懂得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老师应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基于此,以下对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为生活服务。由于小学生的阅历与知识储备有限,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利用生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重难点,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加深记忆,培养数学思想,便于后期的教学开展。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学生的认知正处于具象向抽象转变的过程,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代入到学生熟知的环境或事物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各种数额的人民币道具,让学生对人民币面值有一定的认识,然后老师可以创设一个超市买东西的生活情境,一个学生充当超市的收银员,一个学生充当购物的顾客,老师可以在铅笔、橡皮、笔记本等文具上贴上各种价格作为商品,当“顾客”采购了不同商品后,“收银员”要告诉“顾客”应付多少钱,而“顾客”则用不同面额的人民币道具付款“收银员”查看金额是否正确,如果不够需再付多少,如果够应找零多少,当这个过程完成后,可互换角色进行下一轮的“购物”。通过创设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充满趣味的游戏过程中,学生对人民币的面额有了基本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使得学生有了一定的金钱概念,增加了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
        二、生活习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练习是学习知识后加强巩固、检验掌握程度的环节,但是题海战术会给学生带来负担,造成时间浪费,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搜集或者改变习题形式,使练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充满乐趣,享受解题的成就感,通过解决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有余数除法”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师可以将习题进行生活化处理。


例如,学校组织春游,三、四年级各有2个班,每班2个教师,三年一班50人,三年二班48人,四年一班45人,四年二班51人,每辆大巴车可以做46人,问教师与学生共需要几辆车,剩余几人需要乘坐其他班的车?这道题既能考查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又能考查学生的认真读题能力,需要细心计算教师总人数和学生总人数。大量的计算数字问题,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产生疲惫心理,将数学练习赋予生活化特性,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紧密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设计生活化的课后实践
        生活化的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应当融入到课后习练和各种课后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理论知识的讲解后,给学生设计各种生活化的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下自行完成。这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复习与回顾的学习空间,能够让学生加深对于课堂上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问题的解决能力。这样的活动方式会很大程度丰富学生的学习收获,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得到深化,同时,这也是对于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的一种锻炼与强化。以《元、角、分》教学后的作业布置为例考虑到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在学习完这节内容后,教师可布置学生陪家长购物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自行记录购物清单及购物花销,并且让大家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如文字、图画、录音等形式提交作业,降低学生对作业的抵触感,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知识活学活用。这样的作业类型既能够和教学主题紧密关联,同时作业内容又具备较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学生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极大的加深了对于理论知识的吸收掌握程度。不仅如此,学生也可以在记录购物清单的过程中更灵活的掌握各种面值的转换方式。
        四、优化学生和教师、家长的互动
        生活化教学模式下,优化师生互动是必要,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的同时,数学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也可以得到充分体现。无论是在生活化情境、生活化问题还是在趣味数学实践中,教师都要将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关注学生的需求,而不是侧重于学生是否完成教师所要求的学习任务。具体而言,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及时接收学生对教学的反馈都是教师要做的工作。生活化教学模式中,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数学教师要注意和学生家长互动的有效性,传达给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家长参与到对学生学习的辅导与督促中。
        结束语
        教师可以透过各种方式展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仅可以创设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和教学场景,列举各种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教师在设计课后习练和实践任务时也可以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其中。这些都是生活化教学的直观体现,不仅有助于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的构建,也会化解学生知识理解吸收上的障碍,直接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实效。
参考文献
[1]陈敏.简析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读写算,2020(15):137.
[2]鲁卫娟.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情感读本,2020(12):64.
[3]赵志香.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19(22):66-67+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