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何新汝

发表时间:202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上   作者:何新汝
[导读] 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为学生深层次地理解知识提供辅助性的"支架",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充分地发挥与释放学生的潜能。支架式教学,主要包括以下的环节:搭设脚手架、设置教学情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效果评价。在此教学形式中,主要是将学生放在课堂的核心位置,教师转变成为课程辅导员,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期间所遇到的难题。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第三中学 何新汝 435200

摘要: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为学生深层次地理解知识提供辅助性的"支架",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充分地发挥与释放学生的潜能。支架式教学,主要包括以下的环节:搭设脚手架、设置教学情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效果评价。在此教学形式中,主要是将学生放在课堂的核心位置,教师转变成为课程辅导员,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期间所遇到的难题。本文主要分析支架式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希望能给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初中;信息技术
        引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提出与运用,可以将较为复杂难懂的知识点进一步分解与细化,促使学生根据"支架"的引导层次化地理解相应的知识,完全不同于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一、使用问题支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学所具有的自主学习的优势。此外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方式还过于机械,难以发挥出支架非信息技术专业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缺乏兴趣,在课堂上无法集中全部的精力,从而造成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始终达不到理想的要求。
        支架式教学能够根据教师所创建的脚手架,使学生对学习任务有一个具体的掌握,设立情境使学生熟悉信息技术语法、语义。通过团队协作来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的力度,对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自主思考可以让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点记忆的更为深刻。而在进行完课堂教学评价以后,可以让学生系统的掌握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过去的教学方式比较发现,教学效率获得了明显的提升
        教师应该巧妙的设置教学情景把学生吸引进来,因为兴趣是孩子学习中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该合理的创设教学情景。去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学生只有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学生才会被深深的吸引进去,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孩子没有兴趣就是强扭的瓜不甜,一个学习兴趣也不是突然就形成的,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时候教师应该进行赞赏和评价,鼓励学生,这样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和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使用探究支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支架式教学主张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当中,教师在教学期间以辅导为主,这和过去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在高职信息技术教学期间,合理的采用支架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提升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他们将来尽快的适应社会节奏,找到理想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信息技术思维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思维导图的教学中应该去创设生一些有吸引力,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去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思维导图的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场景进行创设问题,实际上,信息技术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研究信息技术也等同于对生活现象进行解释,最重要是去服务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素材都可以用于问题和情景,使学生深刻的去感受生活和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实现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慢慢的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方式,独立思考信息技术课文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让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的探究能力,教师要多方位的去鼓励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思维的培养,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教师讲的做好课堂笔记,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样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三、合理使用建议支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支架式教师会涉及到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其中前者是要求学生在教师所创建的情境中交流、学习。而后者属于分组作业的形式,主要是师生之间根据教师所布置的学习内容来进行交流合作,作用在于能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社交水平和社会适应力,这对于他们将来找到理想的工作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期间,教师可按照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方面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后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并鼓励小组成员之间就问题多进行交流和分析,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提升团队合作的意识。不过在分组和安排小组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一碗水端平,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期间共同成长。任何一个同学都要有自己的课堂学习目标,在小组学习期间尽量的展现出自己的能力,这样一来便会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的能力,并以此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支架式教学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当中,教师则扮演辅导者的角色。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期间,教师要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并让他们尽量自己去解决学习难题。教师可根据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来为学生建立教学主题,之后要求学生利用各种工具来深入分析这些主题,并将分析期间所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以确立课堂学习目标,这样一来就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水平和课堂学习的质量。而且在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对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结语:和过去的教学形式比较发现,支架式教学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加强课堂的教学效率。作为高职教师来讲,要正确的将此教学方式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华平.扶放有度的支架式教学——以《程序设计体验之三种基本结构》一课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21):67-68.
[2]张纪明,王丽娜.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生物学支架式教学——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为例[J].生物学教学,2020,45(10):25-29.
[3]张自光.地下工程监测技术支架式教学的支架搭建——以地铁区间盾构隧道工程地表沉降监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3):285-287.
[4]先明香,徐杰,伍春莲.高中生物支架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实践——以“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34):2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