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红色文化的当代统战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上   作者:赵永
[导读] 贵州作为红色文化大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鼓舞斗志,凝聚人心,让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新时代充分发挥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来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建设,助推“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建设,颇具现实意义。

贵州思南中共思南县委党校   赵永 565100

摘要:贵州作为红色文化大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鼓舞斗志,凝聚人心,让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新时代充分发挥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来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建设,助推“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建设,颇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统战;当代价值
        一、 贵州红色统战文化概况
        贵州是一个红色文化资源大省,在极其丰富的红色资源中,有许多与统一战线联系密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统战文化。这些文化真实的反映了贵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御侮、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是新时代学习宣传统一战线精神内涵的最好素材。
        (一)吸收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统一战线
        民族资产阶级是统战的主要对象之一。长征期间,中央红军在贵州地区时,为了扩大统战对象,争取民族资产阶级支持革命,在对待当地富农、知识分子等群体时,灵活应对,积极争取。当年遵义县革命委员会对当地守法地主余伯蓉出具了财产和人身保护的证明,稳定了当地守法乡绅人心,为工农红军在当地开展革命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参加革命
        贵州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据统计,在1932年仅苗民就有200多万。红军长征到达贵州后,在《关于对苗瑶民的指示》等多部文件中都对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作了规定和指示。
在贵州民族地区,红军战士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民族政策。通过张贴标语等形式,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群众与红军的彼此了解,使广大少数民族同胞认识到了共产党和红军是真正的民族救星。在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下,如贞丰县(今望谟)布依族头人王海平,办兵工厂制造枪支弹药,支援红军。大量少数民族青年纷纷加入红军队伍,参加革命。
        (三)积极开展瓦解敌军的工作
        瓦解敌军工作,是党的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35年1月,红军总政治部下达了《关于瓦解贵州白军的指示》。《指示》分析了贵州白军的特点,制定了瓦解白军的方法措施。如通过“苗、瑶兄弟不替压迫苗、瑶族的国民党军阀当兵,哗变拖枪到红军来”等宣传口号,积极鼓动白军战士,一些白军战士深受感染,纷纷加入红军队伍,极大地削弱了敌军的战斗力,壮大了红军队伍力量。
        二、发挥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建设
        (一)挖掘贵州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筑牢统一战线思想之魂
        1.以人民为中心——统战为了谁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中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红军卫生员为了给当地穷苦老百姓治病,不幸牺牲的故事,被当地人民传颂为“红军菩萨”。深刻的诠释了红军战士与当地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此外,贵州各地以各种艺术形式,传唱当年红军与当地人民的情深厚意。遵义茅台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红军到茅台,开仓分浮财;土豪把头低,百姓笑开怀。”当年红军正是靠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信仰,建立了军民鱼水情,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不朽的丰碑,赢得了长征的胜利,赢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要学习红色文化思想精髓,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全过程。用担当和实干服务群众,自觉站在人民立场想问题、谋对策、办实事,更好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 
        2.坚定的理想信念——统战为什么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艰苦卓绝的长征中,红军之所以打不垮,就是靠着坚定的理想和必胜的信念,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惜流血牺牲,顽强战斗,勇往直前,无坚不摧。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在贵州镇远一带遇到了英国传教士薄复礼,在与红军相处的过程中他被红军战士那种执着的信仰和令人惊异的热情所感染,主动为红军提供药品和地图,为当时处于困境的红六军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新时代党的统战工作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导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爱国主义旗帜,始终突出大团结、大联合主题,最大限度地把党外优秀分子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巩固壮大新时期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3.求同存异——统战方式
        红军进入贵州民族地区后,同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有了共同的敌人——反动军阀。红军通过各种形式向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同胞支持革命。例如,通过“只有苏维埃才能解除苗族的痛苦!”等标语向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感召下,贵州少数民族群众创作了“红军红军苗族救星!红军来了,我们翻身!”等赞颂红军的歌谣,并积极投身到革命队伍当中来。
        统一战线的本质是求同存异,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进入新时代,我党更加注重统战的工作方式,紧紧按照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战线工作方针来开展工作,一致性与多样性关系,与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统战理念高度契合。
        (二)坚持贵州红色文化创新发展,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提供文化支撑
        1.推动红色统战文化创新发展
        红色统战文化是统一战线的根基和灵魂。加强红色统战文化建设,从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提升统战工作水平。注重发挥红色统战文化精神引领功能。将继承优良传统、弘扬红色统战文化,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利用统战历史文化资源,以史鉴今,开展教育培训,充分发挥红色统战文化的政治团结功能。
        2.注重统战文化宣传
        贵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文化统战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必须大力宣传,扩大影响。一是组织专题研究,开展红色文化与统战文化相关理论研究。二是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成果,在社会主义学院、党校等培训班次上开设“红色文化统战”专题课。三是开展红色文化统战论坛活动。四是加大红色统战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力度,充分发挥文学艺术作品的宣传力和感染力,多出红色统战文化经典作品。五是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唱响红色文化统战主旋律,借助网络等新媒体来加大对红色统战文化的宣传力度。
        3.打造精品力作,扩大社会影响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当代性和人民性。我们要充分运用文学、影视作品等艺术形式,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来扩大红色统战文化的影响力。近年来,贵州连续推出了以《红色贵州》为代表的一大批红色文化书籍,影视作品《勃沙特的长征》、《仡乡红军洞》等,社会反响良好,使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教育熏陶,同时也扩大了红色统战文化的影响范围。
        (三)健全贵州红色文化统战制度保障体系,推动统一战线建设向纵深发展
        在新时代,统一战线囊括的范围更加宽广,对象更加复杂,利益要求逐渐增多。这使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及工作的难度都达到了新高度。要进一步健全红色文化统战的制度体系,主动应对当前统战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推动统一战线建设向纵深发展。
        1.坚持规划为先,增强自觉自信
        思想上的认同和规划上的保障,是加强统战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红色统战文化担负着革命先辈的政治理想、蕴含着不同政治力量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这些弥足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各级部门必须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来认识对待红色统战文化的价值,大力支持红色统战文化建设明确红色统战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形成红色统战文化建设保护体系,加强红色统战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
        2.加强实体建设,彰显红色历史底蕴
        红色统一战线文化资源的核心内容来自历史一些著名统战人士的故居、历史文物、统战遗址等承载着传承历史、教育后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统战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力度,整理形成重点统战遗址。通过挖掘、整理和保护恢复历史遗址遗迹,设计打造新的实体景观,通过参观学习,使人们受到教育。1989年3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以黔府通[1989]57 号文件批复安顺行署,追认红色统战人士陆瑞光为革命烈士。2009年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开始修缮陆瑞光故居,并新修烈士墓一座。2012年镇宁自治县政府新建了陆瑞光纪念馆,于2015年6月正式开馆。
        3.培养红色统战人才队伍
        培养一批结构合理的红色统战文化研究人才队伍,为红色统战文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目前,贵州红色统战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整体质量亟待提高。因此,必须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首先,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相互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请进来外地人才的同时,积极选派人才外出取经。大胆培养、引进多学科、多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在一些文化科研院所、历史文献研究室等机构当中,有计划化的培养一批红色统战文化的专业人员队伍。
参考文献:
[1]李金河: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探索[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赵俊涛:贵州红色文化得天独厚[J].当代贵州,2012年第6期。
[3]王以第:“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J].理论界,2007年第8期。
作者简介:赵永,男,河北张家口人,硕士,中共思南县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地方党史、民族文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