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罗斌

发表时间:202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上   作者:罗斌
[导读] 在对初中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家长们往往只关注“语数外”之类的考试科目,而忽视对其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但要使其成为社会的一员,便少不了对其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这种教学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让其“心理”、“品德”、“素养”都进行良好的养成。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城南九年制学校   罗斌   723300

摘要:在对初中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家长们往往只关注“语数外”之类的考试科目,而忽视对其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但要使其成为社会的一员,便少不了对其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这种教学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让其“心理”、“品德”、“素养”都进行良好的养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引言: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应注重对其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只有使其全面发展才能让其未来成为一名良好的公民。让其成为“有素养”的人,能为其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进行快乐的生活,让其对未来拥有规划性与确定性。为了使之成为这样的人,应从当下对其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让其能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让其以后能成为“自律”的“社会人”。
        一、家校教育相融合
        在当下青少年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可见其已经不是小范围内的“个体行为”了,而是整个社会与教育制度存在着相应的问题。除了在学校内,要注重对其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还要通过与其原生家庭进行沟通,让家庭也成为一片教育的“战场”,使之能处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与生活。例如,教师可通过家访的方式,走进“问题”学生的家中,与其父母共同探讨对其教育的问题,查看是否其家庭存在着某种问题。如,其在生活与学习上是否拥有困难,是否因为家庭原因而导致情绪低落,等问题。进而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让其能走上正确的道路。除了学校与家庭应当为学生创造条件外,还应注重在社会上加大宣传“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让其能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而什么是不能做的是十分必要的[1]。只有在社会宣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学的合力配合中,才能让其真正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使之未来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
        二、让学生知道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
        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的本职工作只有“学习”。但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我们来说,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是多样的,除了学习还应使他们对社会有着更深层次的认识,让其在未来步入社会中能更好的适应社会,从而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当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大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他们是在“溺爱”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十分了解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却对自己所需承担的责任视而不见。教师应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置,让其能够清楚的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其明白无论是什么事情都是要有一定的底线与道德约束的[2]。


在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还应为其灌输法律知识,使其能知法、懂法、用法,让他们对简单的法律有所了解,让其学会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三、让其端正态度,融入集体生活
        在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其心中已形成了不是中考科目,便不用去学这种不正确的观点,他们对待这么课程显得很随意,重视度较低,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秉承着轻松愉快的理念来进行的,从而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效果达不到与其,其也不能从课上学到应学的知识。教师应通过让其端正态度,使之能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让其明白道德与法治的意义。法治便是集体的对某一事产生共识,从而对其立法,通过法律手段约束他人。在对其进行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应使其融入集体的概念,让其明白社会便是“集体”,生活便是在“集体”中生存,让其能成为“群体成员”[3]。让道德与法治这门课能帮助其更好的融入新环境,让其能更加明确的认识自我,从而进行自我提升,使自己能更好的融入环境,适应生活为接下来的学习与生活做好准备。
        四、应用好教材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主,通过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教学。例如,七年级学生在身份上是从小学升如初中的过程,在新的环境中应如何适应?如何去融入集体?怎样与周围同学成为朋友?在书中便有这方面的解答。教师可根据书中内容,对其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其能将道德与法治应用在生活之中,让其能更重视这门学科的学习。除了要对其生活进行引导教学外,还应培养其对国事的关心,教师应通过课本引导学生对“改革与创新”“民主与法治”“和谐与梦想”的课程进行学习。让其能感受到教学过程中的家国情怀,使之以后能成为一个具有爱国热情的良好青年。教师还应培养其能自主遵守“生活中的原则”。让其对社会拥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教师可以从八年级下册带领其开始学习法律法治,从“维护宪法权威”入手,让其认识宪法,从而培养其法治精神,使之体会到法治的重要性,让其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
        结束语:
        在对初中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其了解生活。他们在这个阶段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一员,要使其明白社会的规则,知道自己拥有那些权利,而又需要履行哪些义务与责任。通过对其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使其日后能成为一个有素养、有品德的社会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陈惠如.以核心素养为视角,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74-275.
[2]汪海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教育观察,2019,830:119-120.
[3]罗永浩.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