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教学策略论述

发表时间:202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上   作者:杨闽南
[导读] 在当今二十一世纪,英语已经发展成为国际间相互交流的首选语言。各国间的交流都离不开这一语言。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也开始了大规模的相互交融,英语在人们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普遍。在另一方面由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困难程度一直都在阻挠着我们进行交际。口语学习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且起着关键性作用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在以后进入社会交流的基础。

云南省普洱市第一中学   杨闽南
                      
摘要:在当今二十一世纪,英语已经发展成为国际间相互交流的首选语言。各国间的交流都离不开这一语言。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也开始了大规模的相互交融,英语在人们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普遍。在另一方面由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困难程度一直都在阻挠着我们进行交际。口语学习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且起着关键性作用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在以后进入社会交流的基础。因此在结合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参考部分学习策略研究论文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现状,希望能够结合现状,为将来的英语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通过调查发现,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和学生平时的英语交流,英语应用和使用的频率有重要联系。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并且希望老师能根据不同的学习状况做出相应的回应——介绍不同的英语口语学习策略。本文旨在为教师提供一定的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指导建议。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策略;训练技巧
        一、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学生开始接触口语的启蒙阶段,许多老师对于英语的音标不重视甚至还有的老师不进行此模块的教学,导致了学生在发音时找不到规律,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读出来的音僵硬且不标准。同时老师也忽略了句子之间的连读、重读、略读、弱化、爆破等技巧。其次,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由于没有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语言交流机会,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实际中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流,学生在课堂上语言表达机会很少,因而有很多中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很差。在交际中,口语吞吞吐吐,表达不完整,造成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除了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说话机会少外,从学生心理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口语表达不感兴趣。因为许多学生对于英语并没有兴趣,导致了他们在生活中也是极少说英语,更有一部分同学有“学好汉语就行了,学英语将来有什么用”的观念。
        (2),同学内心焦虑紧张,不敢说。他们认为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水平差,表达时注意力不集中,讲英语不好听,如果说出来怕被身边的人嘲笑。
        二、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我通过大量的资料查询和分析,同时和自己的指导教师不断进行讨论,总结出了以下方面的口语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其他老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帮助,为教学教育的进步打下基础。
        (一)、重视语音的学习。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发音的学习起到关键作用。英语语音学研究了英语发音的方法,分类和组合,语音变化的规律,重音和语调的规律等等。所以这就        要求老师熟练掌握语言学这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向学生介绍四十八个国际音标,只有在正确地掌握元音音标和辅音音标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流利准确的拼读出单词。单词音标读对了,学生的发音才不会让人觉得生硬。词汇的正确发音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朗读句子。句子的组成是由单词、短语和一系列不同句子成分组成的。语言的魅力在于对信息的载体作用,它不仅仅是由一连串的单词拼凑而成。想要说一口清晰、流利、地道的英语,老师就必须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重音、爆破、音的同化和省略、连读、语调及停顿等句子朗读技巧。由于在初学阶段,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发音习惯,为了能够改变目前的现状,这就要求老师们注重模仿教学。地道的英语口语只有在大量的模仿加不断练习基础上才能有所提升。在平时的课堂上,对于课文朗读,教师应该让学生有机会跟读,模仿。


模仿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语音和语调,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认真听一听,并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发现自己的弱点。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一部分人进行课文复述。复述是在模仿基础上的创新。让学生由句子到段落,由段落到篇章,循序渐进,日积月累。通过量的积累,要求学生在复述时,不仅仅是复述内容,连同语音语调也必须得一样。在这,我给老师推荐一款有趣的模仿软件——英语趣配音。它实现了视觉和听觉相融合,能够每字每句的进行模仿,做到了不断重复的效果,直到自己满意。学生可以仔细对比自己和原声的差别,做到细微之处也能辨析。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英语口语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老师讲授,学生来做笔记,背诵。在强调语言的交流作用下,此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合在出现在教学方法中。通过调查发现,国外的课堂是在轻松交流互动的方式下进行的。教师往往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课堂的中心在学生,一切的教学模式都是围绕学生而开展。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给于学生从分的交流机会,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要求学生全英文沟通。这样,教学气氛不显压抑,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只需要纠正学生发音,适度教授学生合理的表达方式。同时,在结束之际,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心得,如果有好的活动,也可以小组合作展现给大家。总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实现语言的交流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注重兴趣培养,重塑学生自信。在口语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敢开口说。由于在初学阶段,学生的基础没有打牢,怕讲口语的时候被别人嘲笑,导致了许多学生开口难这一现象。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口语水平,教师最重要的是吸引学生的兴趣,加强自信。想要做到这两点,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方式。首先,教学生合唱英文歌,在这样一个大合唱的氛围下,学生的害羞心理就能得到大幅度的削弱,也能让同学们意识到英语语言的魅力所在。同时,给大家适当的看一些有益的英文原声电影,初期可以中英文字幕结合,练习多了以后就可以只看英文字幕,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跟读。在平时的口语练习中,要求学生放声朗读,培养学员的自信,同时还能形成良心的竞争,促进彼此之间的进步。最后,根据具体学员的心理特点,进行必须的心理辅导,改变该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态度。
        (四)、创设英语交流情境。由于本国的母语为汉语,普通话基本就能实现在国内的交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很少会接触到英语口语。最多的口语使用基本就是在教室了。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的40分钟,实现全英文教学。在这样的一个气氛这下,学生才能知道更多的英语表达方式,不断地潜移默化,让学员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说英语。同时,教师也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英语口语,无论是在回答、提问、还是讨论中。只有这样学生的口语训练在课堂上才能得到保障。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创建校园英语角。让学生在参加英语角的这段时间,必须全英文交流。对于交流的问题,教师也应该给出话题,话题要能接近学生的生活情境,最好不要脱离日常生活。例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朋友的矛盾、新看的一部电影、校园里的人物。只要是积极健康、乐观向上,利于交流的就行。经过这样的口语练习之后,学生的听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他们也逐渐乐意与别人交流。另外,根据学校的情况,每周设立“英语日”,在这一天,要求学生在课间必须只能用英语交流,或许一开始学员不太习惯,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不适感就会慢慢消除。
        总之,英语口语教学策略是中国英语教学所必需的。教师还可以尝试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引入和运用“记忆、认知、补偿、情感和社会策略”等策略。然而,口语教学策略还需要不断的修改完善,我们都应该努力加强口语教学策略在中学的应用,并加以修改,为将来的教育事业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教程》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颜宁, 《大学生英语语音训练及水平测试》[M]. 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