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有效性 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26期   作者:崔从芳
[导读] 在当今课改的浪潮中,“有效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字眼,
        崔从芳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  
        在当今课改的浪潮中,“有效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字眼,它已逐步走近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并且已由理论学习提升到课堂实践。记得余文森老师写的《课堂教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对于学生,如果学生投入的学习,活泼、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命的满足,那学生对你的课就产生了期待,就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教师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所教知识。如何落实课标要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努力提升教师个人素质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这就要求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从而让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致力于本学科的教研改革,并且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课堂教学中,老师积极有效的引导,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充满变化的过程,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将崭新的理念预设在教学预案中,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如此才能解决课堂上突如其来的“生成”,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撞击的火花,使“预设”与“生成”与时俱进。教师素养的不断提高必然会令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智慧,展现自己的创造力,让学生的思维“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
        2.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开堂第一环节是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很重要。例如班会课上我们巧妙地利用一个善于讲奉承话的人对朋友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赞美这个笑话作为课前引入,为学生找到一个通往教材的通道,引导学生认识到“其实现在走在路上也不安全了”,从而轻松地引出交通事故这一主题。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与本节课内容巧妙融合,让学生有个融入学习的轻松的过程,达到教育无痕的目的。


        3.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课程内容简单、枯燥、抽象,学生思想上不重视,缺乏学习热情,所以要采用适合的、先进的教学方式,可采用录音、视频文件、挂图等多种辅助教学手段或活动等来努力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生活中的东西,引入学生的课堂学习中。让他们体会生活处处皆学问。比如,在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交通常识的时候,只选取了几条小学生生活中最容易违反的交通规则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判断,事实证明,这些图片中所反映的交通常识,恰好是我们学生生活中一直存在的误区。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应细心琢磨的一个环节。让学生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吸引他们参与,使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让其有迫切了解有关内容的需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开展生活化、体验化活动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应该想方设法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向生活中引伸,避免学生课上说空话,课下做错事。比如标志的学习过程中,将标志放在一条学生非常熟悉的道路上,让孩子认识到原来我身边有这么多的标志,将认识交通标志与实际交通状况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指引,学生很快明白了这些交通标志的实际含义和应注意事项。
        5.严格筛选,适时出示扩展资料
        只有广泛地收集新鲜、生动、有趣的资料才能让课堂生动有活力,但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严格筛选,联系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挖掘出适合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的实例。
        课程资源是取之不尽的,教师要有慧眼,善于取舍,适度开发,注意三个“不等于”:资源不等于资料,资源是课堂中一切为学生所用的东西;整合不等于加法,整合是取舍、突出重点、穿针引线;有效不等于热闹,有效是要让大多数孩子真正有所得。   
        有效教学是个永恒的话题,四十分钟对于学生来说是短暂的,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究竟学了多少?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