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贵发 杨永俊 兰慧君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白庙初级中学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白庙初级中学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博士
摘要:教师资源是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和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资源配置及其效率研究有助于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助于加速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西部地区一直枕压着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生命线,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牵绊着西部义务教育的发展,研究西部地区农村中学师资配置现状及其效率,分析其成因、提出解决对策,对于提升国家教师结构布局和新一轮师资配置调整有重要意义,加快推进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资政。
关键词:乡村中学;教师资源;效率提升;优质均衡
教育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义务教育是民生工程,更是国家的奠基工程。西部教育一直枕压着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生命线,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相对东部落后,西部农村教育更是制约着我国西部教育发展。制约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师资力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对学校的发展影响深远。[1]教师资源在短期内很难快速解决,农村中学作为农村生源和人才的输出窗口,对农村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西部农村中学教师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对推动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我国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具有强劲的推动力。本研究选取我国西部的甘肃省崆峒区,对其农村中学和城市中学的教师资源配置和效率进行实证性研究,发现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及其现状? ??
1.研究对象的选取
崆峒区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的陇东黄土高原之上,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本研究选取23所农村中学进行纵向研究分析,选取5所城市中学与23所乡村中学进行横向对比分析。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崆峒区于2017年通过国家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乡村中学硬件和软件设施也就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本次调研不但对崆峒区教师配置现状和效率进行研究分析,而且对义务教育均衡验收后教师资源配置变化进行量化研究,有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师资配置监测、结构布局和政策调整。
2.乡村中学学生发展现状与变化
学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没有学生的学校一切都是空谈,教师资源是相对学生而言,所以在研究教师资源配置,首先要研究学生数量及其变化。调研发现,被试县域农村中学学生数量相对下降,自2018年到2020年三年时间,农村中学学生从9965人下降到7706人,学生数量减少2259人,减少人数占下降后人数的29.3%,城市中学学生数量基本保持稳定不变。
图表一
3.乡村中学教师资源配置现状与变化
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师资,任何一个国家在创办一项事业的首要前提是丰富的人力资源,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师资的合理配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离不开农村教育振兴,然而,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是影响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提高教师资源配置效率对学校降低教育成本、 优化教育教学质量、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调研发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后三年的教师数量变化,无论是从教师学历还是生师比,农村中学教师资源配置都有所提升。自2017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后,崆峒区中学近三年无论是教师数量、学历、音体美教师配备还是生师比都有所提升,特别是农村中学教师的数量相对于学生而言大幅提升,生师比由12.2降至10.5左右。
图表二
二、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乡村中学教师资源配置问题成因
1.学科结构失调,素质教育后劲不足
乡村中学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某些学科教师偏多,而其它学科教师缺少。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崆峒区乡村中学教师734人,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师332人,占45.2%;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教师165人,占22.5%;物理、化学教师95人,占12.9%;音乐、体育、美术教师96人,占13.1%。语文老师兼任政史地生物学科教学,数学老师兼任理化教学,对于专业的音、体、美、信技教师而言,全区乡村中学只有29名音乐教师、38名体育教师、28名美术教师、27名信息技术教师。经对乡村中学的实地教研,发现大部分乡村中学未开设音、美和信息技术等课,而是把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用作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等教学,专业的音体美教师走上文化课讲台,从而就没有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素质教育可谓名存实亡,这就影响着学校专业的长远发展。
2.学历结构失衡,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近年来,崆峒区乡村中学教师学历达标水平有所进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乡村中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在逐年递增,但总体上第一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教师所占比例较低,而且学历的提升往往是通过函授、自学考试等形式获得。乡村中学教师主体是中师毕业和高中学历转正的民办教师,真正具有起点合格的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教师还是少数。数据统计,2018--2020年,在乡村中学专任教师中,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由79.4%上升到81.6%,可见乡村中学尚有近20%的教师仅有大专及以下学历。总体上,崆峒区中学教师学历数据说明城乡教师在学历上的差距不大,但乡村中学教师的第一学历全日制本科毕业的合格率仍然较低。
图表三
3.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教师资源配置效率低
通过调研发现,首先,崆峒区在追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对教师资源配置完全是按照评估指标体系的生师比、学历结构进行配置,而忽视了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这样配置教师资源看似公平,但是教学质量难以提升,这是教师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农村中学规模小,学生基数小,按照生师比进行教师资源配置,不可能是所有学科都能够配备齐全,这无疑就会导致有些学科专业化程度不高。虽然音体美教师人数相对于城市较多,但是分配到每一所农村学校就少之又少。再次,从学科结构来看,音体美教师极其缺少,又加上城区教师招考,专业教师开始流失,再次造成乡村中学音体美教学的缺失,给乡村中学结构配置造成了难题。最后,通过数据对比和走访发现,农村中学规模小,生师比对比农村中学占据优势,但是相对学校,教师结构和学科教师难以配齐,大多数老师都存在兼课现象。
4.优质生源流失,学生学习动机不强
伴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学生的大量流失,流失的生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家庭经济基础好的,在城市购房或者租房,孩子跟随父母进城生活学习;二是家庭文化背景有优势,从资本形式来讲, 由于文化的代际传递性, 有文化的父母以及好的家庭氛围在给子女择校方面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和作用。[2]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转入好的学校,父亲或者母亲进城陪读;三是进城务工人员较多,随迁子女进城入学。调研发现农村中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一年或者半年才能见一次父母,有五分之一的学生一周才能见一次父母,大部分孩子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爷爷奶奶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学生长期处于无人管教的亲情缺失状态下,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仅仅依靠学校的课堂教学和学校的管教。
三、农村中学教师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意见和建议
1.合理核定教师结构和数量,提升学校发展内生动力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教育发展资源供给对教育需求的有效满足,它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发展资源供需平衡的问题。[3]九年义务教育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在教师配置制度设计上,不能搞一刀切,应因时因地制宜,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农村居住人口分散,学生人数时多时少,因此,农村教师的编制宜宽不宜严,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考虑以学校和班级为单位配备师资,以便让在职乡村中学教师人数少有富足,这样做一方面能在学生人数突长时不至于教师紧缺;另一方面在学生人数突降时可把富余教师用于流动交流学习,既能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也能通过交流学习来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改变过去在教师配置上城市偏宽、农村偏紧的编制政策,配足配齐乡村中学教师数量,提升学校发展内生动力。
2.积极探索管办评一体化,提升教师队伍凝聚力????
为了提高乡村中学教育质量,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应对教师的管理、年度考核、评先选优、职称评审等方面,放宽条件,让乡村中学教师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同时还要给不同年龄段的老师提供条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要放宽和加强乡村中学教师的编制核定工作,针对乡村中学教师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逐步建立起适应乡村中学实际需求的弹性管理制度。所以积极探索管办评一体化,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凝聚力。
3.深化教师轮岗制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加强城乡教育交流与互助,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应选派教师到城市、教育发达地区学习和交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育均衡发展。除了本地区的交流外,还应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乡村中学与城市中学、发达地区中学与欠发达地区中学建立合作关系,包括校长、教师之间的交流任职。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有条件的还可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对乡村中学、同时对城市中学都会有帮助。在城乡中学、教师以及东中部与西部交流方面,不仅是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而且从现代化的进程而言,应该看作是现代教育与现代文明的传播过程,应该认识到人员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更为重要。所以深化教师轮岗制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乡村中学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保障。
4.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减轻乡村中学教师负担,提高乡村中学教师待遇,构建合理的政府拨款机制,明确政府对学校的拨款规则,将一些隐性契约显性化,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化。[4]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善乡村中学的办学、住宿条件,提高乡村中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生活补贴、交通补助,设立专项奖励性绩效工资政策,增加市、区两级优秀教师奖励名额,还可以提前退休,增强乡村中学教师福祉,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达到真正的公平教育。同时减轻乡村中学教师的思想负担,使乡村中学教师留得住、干得好、受尊重、有地位,从而留在乡村安心从教,提高乡村中学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韦华玲,韦敬楠,曾丽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师资配置困境及改善路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03):293-295.
[2]李贵成,赵春萍,陈国芳.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5):80-84+88.
[3]杨清溪,柳海民.优质均衡:中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路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6):89-96.
[4]李贵成,刘云峰.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框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66-70+80. (注: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崆峒区乡村中学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2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