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付琦
[导读]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实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培养
        付琦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铺前中学,江西省上饶市334300
        摘 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了实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笔者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其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从营造团队合作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学习交流三个方面面对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语文;教学;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其实就是根据教学需要,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使其进行相互的交流、配合,共同地去探究、去发现,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而出现的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它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已被确定为近年来最重要的教学改革趋势。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学体系的单元,教师可以在课堂合作学习小组中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从而集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增强其创新性,促进教学目的的实现。针对目前初级中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需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以便在初级中学中建立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语文课堂。
一、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中学生来说,它正处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尤其是显著的人格特质,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特点,在课堂上营造更多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这里,教师可以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围绕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在发散思维和自我表达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对课文《桃花源记》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针对古语“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向学生进行提问:“渔人口中的‘具言’代表什么意思?桃花源中人为何对其感到‘叹惋’?”然后将学生按照人数平均分成几组,每组 5-6 个人左右,让学生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内地讨论,探讨桃花源中人对其感叹惋惜的原因。经过学生们的发散性思考和讨论,他们将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包括武陵渔民去桃园时看到和听到的,以及一些和平、自由、平等的想象生活。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小组成员的意见进行发散性思维,拓宽视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分析知识的能力。


二、培养学习习惯,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根据自主学习的目标,提高初中语文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团队效能。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练习写作,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更具体地说,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随意复制的习惯。应抄写一些理解不足的好词、好句、好句,积累汉语基础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教师在对《故乡》进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探究课文所描写的主题,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工合作,针对作者鲁迅所写的文章进行广泛地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拓展自己的阅读量,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呐喊》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并交流经验,在阅读了一些经典句、好词我们记录以及一些难懂的段落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合作,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综合能力,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三、采取积极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学习交流
        也许只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你最不期待的时候出现,对学生说鼓励或表扬,很可能给学生很大的学习动力、信心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语言学习,使课堂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有效地进行,因此,在实际的语言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对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观察,从而给予科学、合理、积极的评价,促进语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例如,教师在对《醉翁亭记》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文言文的背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建,从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激起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以此来缓解文言文的枯燥性,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提升,并且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和中心思想,以小组为单位将归纳好的课文中心思想进行上交,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考察,并且给予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和积极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交流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得小组内每个成员都能够得达到自己理想中的学习效果。
四、结束语
        教有千法,教无定法,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亦无固定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实践,努力寻找最佳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要有效提高初级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改进传统教学观念,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交流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文学素养,提高初级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贺传富.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神州, 2019(2):177-177.
[2]徐平霞.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新课程(中学), 2018(6).
[3]邓文家. 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数码设计(上), 2019, 000(001):48.
[4]朱英柱.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课外语文, 2018, 000(003):112-112.
[5]何应兰.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20, 000(00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