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日莹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黄屋屯镇屯南小学,广西钦州535000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教师和家长尤为关注的学科。学好语文不仅能够获取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感悟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全面发展,可见,学好语文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和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简要阐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索如何学好语文,以期帮助学生夯实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科;学习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小学教育阶段逐渐呈现出重视英语教育而忽视语文教育的尴尬状态,很多师生和家长不能深刻意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出现能力不足,发展乏力的问题。因此分析学好语文的重要性,探索学好语文的方法,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文化底蕴
语文学科所蕴含的知识博大精深,包含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璀璨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软实力,体现了“仁”、“智”、“礼”、“义”、“信”等历史积淀下来的人生哲理。对于小学生而言,正处于心智发展的萌芽阶段,正是最具学习和接受能力的时期,在此阶段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好语文,不仅能够使其掌握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感悟,使其充分感受字里行间中流露出的文学魅力,从而达到提升文化底蕴的作用。例如,通过阅读散文,能够浏览更多优美的辞藻,从而加深对文学魅力的感悟;通过阅读古诗,能够陶冶情操,从而丰富人生阅历和思想情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能够洞彻事理,从而习得人生哲理提升修养[1]。
(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传授汉语知识与技能的学科,更是学习一切学科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语文,学生不仅能够提升汉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还能够有效培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基础能力,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强化。例如:在记忆生字、背诵课文的过程中,学生的记忆能力会得到有效锻炼,使得学生能够轻松记忆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会得到有效锻炼,使得学生能够更容易、更准确地理解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概念,另一方面广泛的阅读能够显著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多领域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2]。
(三)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学习和生活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能力,其包含文字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两个层面,任何一个能力的欠缺都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然而,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还需要经历长时间的不断积累,由量变引发质变,才能切实达到表达能力的提升。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丰富的文学作品,并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学作品及文章作者的影响,主动积累和内化接触到的好词好句、独到思想以及文学表达技巧,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4]。
二、如何学好语文
(一)重视语文学习
重视语文学习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首要前提。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语文学科的覆盖性和融合性,即让学生明白一切生活行为都离不开语文,任何领域知识的学习都建立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只有建立坚实的语文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其次要让学生体会到学好语文的作用和意义。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草原”两个字,然后让学生用语言去描述草原的美,由于小学生语言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只会用到“一望无际”、“绿油油”、“随风浮动”等简单、苍白的修饰语言,此时教师可以引入老舍先生《草原》中“翠色欲流”、“一碧千里”等华美的修饰词,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好语文在文学表达层面的作用和意义。又如,教师可以通过“写请假条”、“给父母写封信”等写作小练习,使学生体会到学好语文在日常生活层面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形成重视语文学习的意识[5]。
(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和课下自主学习效果,因此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科学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包含课前预习方法、课堂学习方法、课后复习方法三个主要内容。下文将以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九寨沟》课程教学为例,上述三个学习方法的具体内容。
课堂学习阶段
因为学生在预习阶段已经独立解决了大部分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并总结出相应的学习问题,所以,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不必将过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字词和文章内容的学习上,而是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答疑互动等教学形式,进行深层次的针对性学习。想要提升课堂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共同努力。
(三)养成语言积累习惯
“积累”对于语文学习极为重要。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涵盖了大量的知识、技巧和文化,因此,语文学习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持续型、终身型学习过程,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积累习惯、积累能力、积累体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语文水平,所以想要学好语文,必须要养成时刻进行语言积累的意识和习惯。
想要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习惯,需要做好以下三个工作:首先要多读书。对于小学生而言,应形成良好的“整本书”阅读意识。通过课内一篇课文的阅读和学习延伸为一部作品甚至一系列作品的阅读,从而达到拓展阅读量的目标。如通过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结合文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延伸到《水浒传》整本书阅读,从而对“梁山好汉”的故事形成全面的了解,再结合“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名头,延伸到《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最终实现阅读量的拓展。其次要多思考。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应从遣词用字、结构安排,思想情感,文学价值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到达“精读一本书胜过浏览十本书”的效果。最后是多记录,思想或情感只有表达出来才有意义,因此学生应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随时积累和记录遇到的好词好句、产生的独特感悟,一方面培养文学素养,另一方面增强表达能力[9]。
结语:
综上所述,学好语文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学习能力、民族自豪感以及表达能力,未来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小学生应重视语文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语言积累习惯,切实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学好语文学科,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相美杰.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51.
[2]苟淑云.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科技资讯,2020,18(28):246-248.
[3]闫锡年.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3):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