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华
湖南省郴州三十九完小,湖南省郴州市423000
摘要:学生在参与课本剧表演活动过程当中,自我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另外,课本剧本身具有互动性和开放性等诸多特点,能够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教学魅力,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课本剧;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课本剧是艺术与教学相互融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通过运用课本剧方式,不仅可以促使整体教学实效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本剧还可以通过艺术表演的形式实现学生全方位的提升和发展。
一、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运用课本剧对于学生应变能力、教师课堂组织能力以及学生合作能力都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还依然存在着一部分教师采用讲授式教学模式,思想观念还没有得到完全转变,缺乏对课本剧教学的高度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小学课本剧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另外,一部分教师缺乏对课本剧深入的了解和认知,甚至认为和普通教学模式相比而言,课本剧模式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也无法让学生学习成绩得到提升,效果不够显著,有一部分学校管理人士并不支持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应用课本剧教学模式,这样直接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1]。
第一,在当前小学教育过程当中依然存在着一部分教师缺乏对课本剧深入的研究,这样导致应用课本剧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依然存在着表演混乱无序以及严重偏离文章主旨等不良现象。同时,教师在实际应用课本剧过程当中存在着浪费时间以及教学效率过于低下等诸多的问题[2]。第二,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大部分教师过度追求课本剧工具性,将课本剧作为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法[3]。第三,课本剧活动本身是一种相对较为开放以及高度灵活的教学实践活动,运用课本剧往往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是依然存在着一部分语文教师由于没有考虑到教学目标、学生管理及课时安排等诸多方面因素,在实际应用课本剧的过程当中还是不够到位,甚至有一部分教师对于课本剧持否定的态度,这关键是由于当前教师普遍缺乏对于课本剧的深入认知,同时也没有掌握课本剧的运用技巧和运用方法[4]。
二、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一)合理选择文章载体
结合教材文章对于课本剧进行编演过程当中,要求相关人士能够对于文章载体进行合理及科学的选择。第一,在文章当中人物角色安排方面,其主要涉及的角色包括了辅助性角色,反面角色以及正面角色等等[5]。第二,在故事情节发展方面,具备了波折性及起伏性等诸多特点。第三,在对于文章情节进行设置的过程当中,课本剧也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及表演性等诸多的特点。此外,对于文章进行筛选过程当中,若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单独从教材当的文章进行选择,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没有任何头绪。让学生根据自己爱好以及兴趣来对文章进行选择,导致选择文章的过程当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对于当前的教师来讲,在学生选择课文的过程当中教师就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引,要结合班级不同学生个人特长以及具体兴趣爱好等等,促使学生可以做出最合理以及最恰当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的保障所选择出来文章不仅仅内容上符合要求,同时也可以切实满足师生的心理要求,另外,也可以在剧本排演的过程当中让学生更加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6]。
(二)帮助学生了解课本剧表演相关知识
针对课本剧进行分析,其主要就是基于教材文章而产生的。在对于课本剧进行准备的过程当中,要求学生对于文章内容进行更加深层次的研究,并且也需要学习剧本编写、戏剧表演等相关知识和内容,充分了解课本剧独特表现方法及表现形式[7]。在课本剧表演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要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式学习,同时,要求教师能够从思想意识以及知识内容等诸多方面切实做好准备[8]。
(三)对文章进行科学合理的改编及创新
在针对课本剧实施改编过程当中,一方面需要对原文主旨内涵充分加以了解,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原文意思完全被改变的状况,若是被改编的面目全非,这样,很容易导致运用课本剧开展教学活动过程当中丧失其真实教学作用和教育价值。对于当前语文教师来讲,应当充分了解文章的人物角色特点、文章主要情节以及文章人物的语言。学生在全方位了解文章基础性内容和知识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对于文章进行改编,这样才能够保证课本剧质量符合要求。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在改编课本剧的过程当中,让学生自己能够发挥想象力,结合人物特点以及剧情需要适当进行必要的改良和创新,同时,可以对于人物的语言或者是人物动作进行夸张以及大胆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文章的主旨通过课本剧方式更加形象以及生动地展现出来[9]。
(四)通过排练提高表演质量
通过排练能够促使学生表演质量和表演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让学生可以在多次练习过程当中掌握角色台词以及角色整体特点,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上台表演过程当中充满了自信心。此外,在实际排演节目过程当中也需要结合学生的理解对于原先改编剧本进行必要的优化和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另外,在实际排练课本剧过程当中,还需要学生可以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要全方位了解剧本的内涵,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课本剧整体效果和质量[10]。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剧活动实效的建议
(一)提高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
小学语文课本剧就是为了提供给学生一个合作平台,所以组织活动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合理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本剧活动当中。首先,全方位给学生阐述课本剧的内涵和价值,让学生对课本剧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并且促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课本剧主要内容以及活动方式。
其次,由于学生在能力性格以及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一部分学习成绩不够良好以及性格过于内向学生经常不敢和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活动,对于这一类内向、害羞与胆小的学生,需要教师能够对其加强重视,并且要对其进行合理及科学的引导,要帮助学生逐步消除胆怯以及焦虑的心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本剧活动当中来。最后,在课本剧实践活动组织过程当中,也需要保障周密计划以及全面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参与课本剧活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并且有效将各项任务合理分配均匀。此外,在当前课本剧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可以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促使教师了解班上学生整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大多数学生对于课本剧活动持消极的态度,要通过一部分积极性较高学生起到先锋带头作用,让一些积极性不足的学生参与进来,这样可以实现以点带面,同时,小组活动的过程当中也需要民主选举小组长,小组长可以担任“导演”的角色,其他组员扮演各种角色,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也需要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定的任务,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指导。学生在合作的过程当中虽然任务不同,但是都可以参与当中获得良好的体验,这为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挖掘学生表演方面的天赋。
(二)以课文内容及学生特征为导向
在当前课本剧活动开展过程当中,教师就需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方式促使教学的形式得到进一步的丰富。要以课本作为重要的载体,同时要考虑学生整体特点,结合文章的不同类型以及文章特点,有效利用好课本剧。课本剧也具有诸多的优势,但是,在这样状况之下,对于学生以及教师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和传统的讲授模式相比较而言,课本剧在适用范围方面就存在着比较大的局限性。在应用课本剧的过程当中,务必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具备良好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课本剧活动其主要适用于叙事类、散文以及戏剧、小说等等。运用课本剧辅助教学的过程当中,对于文章类型要求也比较严格。所以在开展实践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要求当前的教师对于学生行为特点以及性格特点进行全面掌握和观察,并且要对于不同类型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开展课本剧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要让学生扮演自己所喜爱以及感兴趣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当中获得更大的乐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课本剧的巨大魅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以文章主旨为依据进行合理改编与创新
在开展课本剧活动的过程当中,要在尊重原文基础之上对于其进行合理的创作和改变,避免课本剧改编之后完全不符合原文的主旨,要求注意改编的尺度和分寸。一方面,对于人物角色的安排可以适当进行增减,在保留主要人物、衬托人物及反面人物前提之下,可以让学生结合剧情发展需要对于一些不必要的角色进行增减。另外,也需要避免由于陪衬人物数量过多而导致喧宾夺主的问题产生。对于人物角色台词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不仅仅只是局限在原文描述性语言,可以融入一定现代化语言。并且,动作设计方面可以适当进行夸大,但是,也应当避免过分追求视觉效果以及烘托气氛等等导致课本剧完全脱离原文。对于剧情进行设置过程当中,也需要结合文章主旨以及活动时间长短对于课本剧进行必要的增减,要在不影响表现主题前提之下,适当删掉一些和情节无关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根据角色特点增加一部分剧情。另外,在道具以及配乐等方面也需要进行合理及科学的设置。比如在组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本剧活动过程当中,需要塑造出小女孩贫穷瘦弱、衣衫褴褛的形象,并且也需要准备好火柴等道具,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卖火柴小女孩的形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这样,才能够有效展现出文章的主题。对于课本剧进行改编以及创作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要在不偏离原文主题的基础之上适当进行改变以及创造,同时也需要对人物角色以及情节进行合理及科学的设计和安排。
(四)灵活运用不同类型的课本剧活动
在运用课本剧活动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全方位了解课本剧类型以及相关的适用范围,还需要在这个前提之下根据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对课本剧类型进行有效选择。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常见类型主要包括了忠实型、独幕型、片段型等等,针对于文章当中的一些经典的情节以及对话进行讲解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采取片段型课本剧,一般来讲通过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对于经典对话以及情节进行分组讨论,并且针对对话以及情节进行即兴表演,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于文章人物语言以及情节发展产生更加深层次的印象。在讲授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了结构相对完整、情节偏多以及内容相对充实的文章,可以采取忠实型课本剧,时间大概是20~30分钟。忠实型课本剧要求当前的学生全方位将文章的主题、原文内容充分的展现出来,时间耗费相对较多。教师应当结合课时条件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总而言之课本剧类型相对较为丰富,对于学生知识掌握水平以及时间要求也并不相同,在当前背景之下就需要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状态进行及时掌握,并且,要合理科学利用课本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课本剧模式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通过课本剧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课本剧也满足了学生求知欲以及好奇心,但是在实际应用课本剧的过程当中还依然存在着诸多缺陷和问题,需要采取合理及科学的措施加以改良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徐蕾.课本剧,让音乐课堂更有色彩[J].黄河之声,2020(17):102-103.
[2]朱泓蓉.课本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效[J].教育革新,2020(07):36.
[3]徐筱婷.项目教学法在课本剧编演中的应用——以《三打白骨精》的编演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1):110+112.
[4]石明山.课本剧在农村小学语文高段教学中的价值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7):130-131.
[5]陈万保.小学语文课本剧编演的实践与反思[J].教育观察,2019,8(18):47+72.
[6]袁秀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开展课本剧的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89.
[7]左永娟.课本剧:“演”出语文之美——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编演课本剧[J].语文知识,2017(12):67-68.
[8]贾飞雪.戏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戏剧,2016(09):152-155.
[9]申立新.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训练和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点滴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8):92.
[10]曹朔.“课本剧”让课堂更精彩[J].现代教育,2016(0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