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思考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邹小菲
[导读]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发展。
        邹小菲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五小学,江西省抚州市344100
        【摘要】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思维形象化作为教学的主线,主要体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思维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课堂效率,促进素质教育。本文以小学阅读教育为例,探讨了在技术支持下构建可视化思维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课堂;小学语文阅读

        “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根据认知学习理论,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过程是原有认知图式在同化和适应过程中建构和发展的过程,即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形象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思维的形象化来深化学生从“知识层”到“思维层”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积极运用视觉思维,对小学语文阅读进行策略性转变。
一、思维可视化相关概念论述
        思维可视化:人类拥有思维能力,这是人们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思维有一种神秘感,人们一直在用外在的视觉形式来揭示思维内在运作的神秘性。视觉化思维是指通过一种特定的方式,通常是图形或图形的组合,将人脑中看不见的思维方法、结构、途径或过程视觉化。思维形象化在教学中的应用有两种价值观: 显性价值观和隐性价值观。明确的价值: 使知识系统化,使它更容易理解。内隐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思维形象化是思维导图。
二、实施策略
(一)以思维可视化阅读教学为基本框架,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目标的确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阅读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识。通过阅读材料,学生可以清晰地感知材料中情感的变化和内容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思考、理解和探索。教师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逐渐掌握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传授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在多媒体技术和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多方面有效结合的可视化阅读课堂。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利用思维可视化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课教育时,要把知识传递与培养思维方式这两个模块分开。把文本中新的词语,段落,章节分散到思维框架中,把思维模式中思维建构,训练,活跃创造与知识传导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相补充。如学习小学二年级的一篇寓言故事《寒号鸟》,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把本节课要学习的分成几个模块,分别来讨论,一是生字词,如“号”的两种读音,在本文中应该读什么,“多音字”这个概念学生在小学二年级的阶段接触较少,学生对此会有些疑惑,教师此时要与学生一起共同解决多音字问题,并适当给学生讲解一下多音字的含义。

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二是引导学生一步步明白一个道理“懒惰是要不得,做人做事要勤劳起来”。首先,教师将向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课文的短篇小说,以便介绍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播放完视频后,老师会问学生是否理解。谁能告诉我这个小故事的真相?引导学生一步步独立思考并复述故事。在黑板上画一张思维导图,让学生了解“冷鸟”是如何变成现在这样的。我们应该从中学到什么?循序渐进,将思维形象化,从不同角度解读文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利用思维可视化强化学生的阅读学习过程
        现代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注意找出学生感兴趣的点,解决学生在快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和重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难点。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自身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就会暴露出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好地完成“因材施教”的教学任务。就像阅读文章《春》一样,老师让学生先通读课文,然后复述自由的故事,有的学生还可以在黑板上描绘春天的风景。如果一个学生画一幅不完整的,另一个学生也可以去补充,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地寻找文章中描述的春天风景,并给出春天风景的特点。从这些方面,教师可以看到学生思维上的薄弱环节,并对那些在阅读中没有提出一些“小观点”的学生提出适当的建议。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张思维导图,标出重点和难点。通过思维形象化,教师将有目的地完成这门课的教学。
        一般来说,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使学生逐渐从自己的角度形成好的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媒体、 ppt、视频、图书阅读等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知识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思维视觉概念的指导下,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思维导图使学生阅读“短板”“长板”的过程得以展现,各位教师根据学生在阅读中暴露出的优缺点,“针对情况加以补救” ,帮助学生快速克服难以理解的问题。学生在解决阅读困难时,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学生认真听讲,教师运用优质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课堂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结束语:
        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应着眼于思维层面,以有效地解决一些主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可视化思维课堂建设的总体运作模式,是将可视化思维与课堂教学深度整合的初步尝试。实践证明,这对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它是否可以应用于不同学校和年级的更大范围,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来验证。今后应在深化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长期深入地不断努力,进一步寻找思维形象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直接证据。
参考文献:
[1]徐玉雄. 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研究——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 中华少年, 2019(24):279-279.
[2]马子莲. 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研究——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3):109-109.
[3]李萍. 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研究——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 人文之友, 2018, 000(012):198.
[4]李春娟. 信息技术下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 吉林教育, 2020, No.954(09):72-72.
[5]岳河. 思维可视化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