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君燕
东阳市江北上卢初级中学 322100
摘要:随着最新一轮课改的全面铺开,初中数学教师要致力于为学生构建民主的、开放的教学课堂,将课堂的发言权交给学生。学生要想在课堂上有着积极的表现,他们就需要在课前的预习环节激起思维的碰撞。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努力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课前预习效率。、和都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运用。
关键词:课前预习;有效策略;初中数学
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的表现会影响到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因为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相比较于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更加抽象和复杂,学生必须要在课前对其有着初步的了解,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并且跟上教师讲课的节奏。因而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自己的课前预习环节,并在该环节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学生的预习效率有提高。笔者就在本文中提出了三种有效策略。
一、明确预习目的
为了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以主动的姿态去面对课前预习环节。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充满趣味的预习任务,使之符合学生的性格特征,满足学生的预习需求。但学生的预习效率并不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出现这一现象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失去了预习的方向,反而沉浸在完成任务的趣味过程中。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必须要为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让学生朝着正确的预习方向前进。例如:《反比例函数》这一节内容会为接下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反比例函数的应用》两节知识奠定基础,因而笔者会重视该节内容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之前,笔者也会引导学生好好预习。此时笔者需要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概括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因而笔者为学生所布置的预习任务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搜集拥有两个变量,且两个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生活案例,尝试着列出关系式,并且对关系式的特征进行分析,最终找出反比例函数。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沉浸在搜集的过程中,而忽略了其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因而笔者在课前就为学生明确他们预习的目的,那就是对反比例函数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笔者会将这一点告知学生,促使学生在搜集案例的过程中有所方向。
二、设计数学问题
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当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展开有效思考的时候,他们的预习效率就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也正是因为如此,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在课前的预习环节为学生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思索答案,并因此对即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有着自己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还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他们也会在课堂上寻求教师的帮助,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例如:学生完成预习任务之后,他们就需要回答笔者所给出的问题,进而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审视自我,对自己的预习过程进行反思。笔者为学生所设计的数学问题如下所示:1、函数是什么?2、如何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3、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是什么?4、如何根据已知条件去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呢?这些问题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可以让笔者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程度,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为他们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除此之外,学生如果思考不出答案的话,就意味着他们对知识的学习有所欠缺,笔者就可以在课堂上为进行答疑解惑。
三、增强师生互动
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前上为学生答疑解惑,那他们在课前也需要做好准备,为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有所了解。为了做到这一点,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他们要为学生设计预习任务单。学生需要在预习的过程中完成预习任务单,并且将自己的完成结果利用网络交流工具传给教师。这样的话,教师就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所存在的困惑,并且提前制作相关的微课,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例如:笔者会在课前为学生设计预习任务单,任务单上有笔者为学生设计的预习任务,并且分步骤呈现给学生,学生需要进行完成。任务单上还有笔者为学生设计的问题,学生需要进行回答。任务单上还有学生的收获和困惑,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进行填写。完成预习任务单之后,学生需要将其通过网络交流工具传给笔者。笔者会对学生所完成的预习任务单进行分析,进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将学生的困惑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关的微课。除此之外,笔者还会为学生设计相对应的习题,帮助学生在解决困惑之后进行巩固。
总而言之,在经济迅速发展的21世纪,数学方面的人才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基于此,作为学生学习数学路上的引路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有效发挥自己的作用。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初中数学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采取各种措施,对学生予以有效的指导,进而促使学生提高他们的预习效率,带着充分的准备走进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小会.提高初中数学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6):12.
[2]陈叶.让预习成为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