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
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化学是高中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学科,对于处于高三阶段的学生而言,能否达成对之前所学知识的有效巩固复习,培养必要的化学能力就直接影响其未来发展。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部分化学教师所采取的复习教学策略存在问题,其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能做出调整,将学生能力的发展重视起来。
关键词:能力培养;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学习科目,其也是高考的重要考察科目,学生能否通过化学复习的进行,实现对过去所学知识的有效掌握与巩固,达成化学应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就直接影响到其高考的成败。而作为高中教学的践行者,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就需要能将有效复习教学的开展重视起来,明确学生能力发展在高中化学复习教学中的必要作用,并对自己的复习教学设计进行优化调整。
一、学生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在当前,随着新高考改革的进行,高考的考察方向逐渐发生了变化,新高考所考察的重点逐渐向基础知识和应用提升靠拢。在此背景下,高考题目逐渐脱离了单纯的知识类题目,其会与各种实际的应用场景结合在一起,且有部分习题涉及到学生在课堂中没有接触过的知识。而为了实现这些题目的突破,学生自身就需要能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和应用分析能力。相对应的,为了帮助学生顺利的突破高考的考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能对自己的复习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将学生能力的强化培养重视起来。
二、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化学教学策略
(一)改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开展基础知识复习的方式往往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串”知识,这样的复习教学模式虽然可以较为快速的带领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回顾,但其会使得学生的一些知识掌握欠缺被掩盖,学生无法实现其对知识内容的有效回顾,而这些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就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解题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相应的,为了实现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教师就需要能做出教学调整,改变自己传统的复习教学设置,使用更能体现出学生主动性,发展学生能力的复习教学模式。合作复习是一种有效化的复习模式,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延伸,在其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合作复习。这种复习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让学生进行复习自查,然后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解决。在基础复习完成后,小组内也可以互相展开提问,检测基础知识复习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复习中,教师要能确保小组内的学生可以合理划分,即一名学习情况较好的学生带动其余学习情况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复习。而为了保证复习的合理进行,教师也要能及时关注学生的复习,对那些不认真参与复习反而扰乱他人复习节奏的学生予以批评敲打。
例如,在进行“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章的复习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小组划分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课相关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复习,熟悉相关的概念知识内容。为了检测学生的复习情况,教师可以在学生组内提问完成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一来,当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到了保障,后续的复习开展和能力培养才能有效的得到实施。
(二)选择有效问题,培养学生能力
解题能力的培养也是复习教学的重要目标,高考题相较于平时学生所练习的题目而言,其具有更高的综合性,即一个题目中可能出现多个知识点的融合,在进行这种题目的解决时,学生常常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其也非常不适应这类题目的解决。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增强学生综合题目解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要能结合当前复习的内容,给学生搜集设计一些适于其当前发展阶段的综合题目,让学生尝试着进行联系,并以具体的习题为代表,教授学生快速推导解题的方法。
在具体题目的选择上,教师可以自己设计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检索的方式搜集一些历年的高考题或者模拟题。
例如,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可以挑选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检测。一般而言,除杂题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题目,这类题目看似简单,但每一个选项中均涉及到多个复杂的反应,所以教师在布置题目时可以将一部分题目设定为除杂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挑选一些化学推断题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尝试着进行解答。通过这些题目的联系,学生的综合题解题能力就可以获得提升,其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培养。
(三)联系学生学情,分层设计目标
分层教学是新课标所提倡的重要教学内容,这一教学在复习教学中同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由于学生努力程度的不同与基础扎实程度的不同,在刚进入复习阶段后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也呈现出较大的不同。而为了实现学生有效复习的进行,促进学生能力的有效发展,教师需要能先对学生进行鼓励树立其学习信心,使学生明确即使自己的基础较差,但通过认真复习之后,最终也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但对于这些能力发展差异较大的学生而言,其在同一时间内所能达成的进步程度也是不同的,若教师不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设计同一化的复习教学目标,那么必定会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无法完成教师的要求,进而影响其学习自信心。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就要能做出教学调整,联系学生的实际学情发展情况,构建分层化的教学目标设计。这样一来,那些发展较差的学生就可以按照教师所提出的独特要求,循序渐进的展开复习,进而达成相关知识的复习掌握。
例如,在进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章知识的复习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学情,为其构建分层化的教学目标。在其中,针对于学习能力发展较差,知识掌握情况不佳的学生,教师就能放低要求,让学生重点进行基础概念的在学习,在学生实现概念掌握后,教师再引导其对相关延伸拓展内容进行深度学习。
(四)引入思维导图,培养系统认知
学生知识的系统化是复习教学的重要目标,综合化题目的解决也需要学生做到知识的系统化。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所开展的复习教学并没有将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强调起来,一些学生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这对学生的能力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而在当前,为了实现复习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的系统化知识认知,教师就需要能对教学做出调整,采用有效化的教学工具进行帮扶。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导图,其是一种有效的图形工具,这一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罗列在一个图标上,并清晰的呈现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而帮助学生达成相关知识的总体掌握。这一导图的实际应用对于学生系统化知识认知的培养和综合题目的解决均有着重要的价值,相应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要能将思维导图引入到教学设计之中。
例如,为了使学生达成对“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的掌握,实现学生知识的系统化认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题构建思维导图。在其中,教师就能让学生将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内容进行搜集归纳,整理到一章思维导图上进行研究,分析这些知识在实际解题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这一教学过程的进行,学生的系统化认识就能得到加深,能力也可以逐步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对新高考的突破,教师在进行复习教学设计时就需要将学生能力的发展重视起来,并以其为核心实施教学设计的调整。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可以从教学模式革新、有效问题提出、分层教学开展、思维导图引入四个方面来实施教学调整。
参考文献:
[1]张洁.浅谈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101-102.
[2]贾子中.高中化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实践[J].高考,2018(09):199.
[3]叶青.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