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6期   作者:郑建平
[导读] 随着我们国家新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郑建平
        湖北荆州市监利市大垸幼儿园 湖北 荆州 4333321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新的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于幼儿园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兴趣是从幼儿阶段开始培养的,所以幼儿园阶段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是幼儿园阶段教育当中比较重要的学科之一,教师需要加强音乐教学的重视度,但是在现阶段的幼儿园教学当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比较传统化,整体教学缺乏趣味性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教师应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提出有效的教学对策,本文就幼儿园音乐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游戏化教学;有效策略
        游戏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比较符合现阶段幼儿的实际学习需求,并且能够顺应幼儿的发展情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提升幼儿的学习参与度,让幼儿体验到一种非教学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很好的感受音乐,进而产生良好的音乐情感。与此同时,游戏化教学方式是一种具有较强互动性的模式,可以让每一位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有利于幼儿的综合发展,所以教师应合理应用游戏化方式。
        一、幼儿园音乐游戏化教学的作用
        音乐游戏活动主要是指针对不同的音乐歌曲开展游戏活动,促使幼儿能够在游戏当中不断体会到音乐的旋律,进行有效的音乐学习,并且不由自主地跟随着音乐节奏做出相关肢体反应,或者跟随着音乐开始歌唱等,进而有效提升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以及个人表现能力。音乐游戏化教学有着较强的趣味性等特点,而由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正处于好动、贪玩的时期,所以游戏教学能够很好的契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同时,幼儿们也更加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并且开展音乐活动的学习,如此可以有效培养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有效强化幼儿自身的协调能力。总体上来看,游戏化教学方式虽然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却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让幼儿伴随着音乐进行一些动作,有效提升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与身体素养,全面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热爱,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最终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学习到更多的音乐知识,这对于幼儿园阶段孩子以后的综合发展以及成长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园音乐游戏化教学的方式
        (一)合理选择游戏,强化幼儿音乐旋律记忆
        由于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年龄相对来说比较小,他们大多数对于音乐的理解与认知比较浅,同时,这一时期幼儿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正处于培养的关键时期。所以,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择游戏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特征以及心理特点,合理开展音乐教学,让幼儿能够不断接触到新的音乐歌曲,并且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忆音乐旋律,进而更好的理解、感受音乐,提升幼儿的音乐审美意识与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合理选择手指游戏内容,为幼儿们播放一些轻缓、放松的音乐,一边让幼儿欣赏音乐,一边观看画面,在这一过程中教会幼儿手指游戏的动作,让幼儿跟随着音乐的旋律动起来,这样引导他们逐渐进入到了良好的音乐游戏化模式当中。然后,笔者也会鼓励幼儿们跟随着音乐的节奏作出相关的肢体动作,这对于幼儿的感受能力以及记忆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还可以不断刺激幼儿的视听觉能力,强化其对于音乐的体会与理解程度,促使幼儿感知到不同的音乐魅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方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为幼儿带来良好的音乐学习体验,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以及音乐感知能力。
        (二)创建音乐情境,激发幼儿内在音乐潜能
        激发幼儿的潜能是比较重要的,同时也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具有较高的价值与意义,幼儿也能够在音乐游戏当中不断释放自己的内在潜能,帮助幼儿得到更快地成长与发展。

幼儿园音乐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幼儿自身的肢体动作不会受到外来因素的限制,同时也不会受到课堂的局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出合适的情境,不断激发幼儿的潜能,同时有效体现出音乐游戏的重要价值。
        例如,在进行《我的家》这首歌曲教学的过程中,笔者运用了教学情境的方式,有效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稳定性。首先,笔者让幼儿在教室当中找到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位置站好,并且告诉他们,自己选择的位置就是他们自己的“家”,让幼儿明确自己“家”的位置,并且会合理指导幼儿们找到一些参照物,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幼儿把“家”给弄丢了。然后,笔者负责敲鼓点,让幼儿们跟着鼓点走动,先是离开“家”,在听到笔者敲的鼓点之后需要立即返回,在幼儿们熟悉了游戏活动之后,笔者会适当增加游戏的难度或者加快速度。如此一来,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效培养了幼儿的音乐节奏稳定性,同时还有效将幼儿身体行动的能力体现了出来,加强了幼儿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与欲望。
        (三)采用游戏活动,有效丰富音乐教学形式
        游戏化教学方式主要是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并且能够在游戏活动当中有效提升自身的兴趣。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普遍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幼儿的这一特征,并且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设置游戏活动,丰富音乐教学的活动与内容,给予幼儿充足的空间,不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与特点,幼儿在模仿的过程中可以自主探索,进而有效提升幼儿对于音乐的学习热情以及激情。
        例如,在进行“猴子爬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合理采用了游戏化教学方式,先剪出了一些小猴子的纸片,让幼儿们带回家,并且尝试着模仿剪纸,带到课堂中与小伙伴进行分享。然后,为了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笔者在课堂中播放了《白龙马》这首歌曲,由于大多数幼儿对于这首歌曲比较熟悉,他们甚至还能够跟随着音乐哼唱。最后,笔者将“猴子爬树”分成了阶段性的过程,先是猴子爬树的动作,再是猴子的动作、神情,之后是猴子滑下来的动作,让幼儿在聆听的过程中跟随着歌曲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样的游戏教学活动有效调动了幼儿的参与兴趣,不仅有效提升了幼儿对于音乐旋律的掌握程度,还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强化了幼儿对于音乐的喜爱程度,同时有效促进了整体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加强游戏实践,培养幼儿音乐综合能力
        音乐能力主要是指参与音乐活动的能力以及个性心理,音乐能力的综合性比较强。所以,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贯穿进来,有效提升幼儿的自身素养以及音乐素养。
        例如,笔者在开展音乐游戏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会提前准备好各种颜色的塑料杯、纸屑、沙子等,并且将纸屑、沙子分别装在了不同颜色的杯子里,用相关的工具敲打,在这个时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幼儿聆听、欣赏。然后,笔者还会合理为学生们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展开联想,再将自己脑海中形成的画面画出来,并且与小伙伴之间进行分享与讲解。笔者会在这一过程中及时给予幼儿鼓励与表扬,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同时还有效发挥了幼儿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总而言之,游戏化教学方式是幼儿园阶段教育中一种有效的模式,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将游戏化方式应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当中,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学习参与度,同时还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幼儿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将游戏化与音乐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合理设计游戏教学内容,有效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美琳.幼儿园音乐游戏的有效组织与实践[J].黄河之声,2016(18):38.
        [2]韦晓芳.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1):273-274.
        [3]陈莹.幼儿园音乐活动教学游戏化之策略谈[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0):261+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