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7卷26期   作者:谢英
[导读]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加强对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
        谢英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新星小学    5354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加强对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视,有针对性地设计丰富的、多样的教学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各项关键能力,尤其是学生的个人思维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要改变以往一人独断、一人主导的模式,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独立分析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寻问题的最终结果、习得相应的数学知识,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强化,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稳定提升,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并创新教学的形式的方法,精心设计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主体情感,让学生会分析、会思考,使其成为数学学习的中心,从而主动地投身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中,逐步丰富核心素养。因此,笔者基于小学生发展的总体特点,在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呈现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向学生呈现一些熟悉的、常见的生活实例,逐步调动学生以往的相关经验,降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难度,使其联系已有的经验对数学问题展开自主地建构和思考,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在把握当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地创设生活情境,将以往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更加贴近生活,从而减轻小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思考逐步发现并习得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新授知识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中,向学生呈现常见的家具和物品,如衣柜、电视机、茶几、数学教材、三阶魔方、水杯……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图形,感受到生活中这些图形的存在。通过观察,学生联系以往的认知经验找出了物体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增强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熟悉程度。教师抓住时机询问学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对问题主动探索,逐步发现有“四条边”等特点,增强了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巧妙设计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提高独立分析的能力
        好的问题、有意义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深入思考,使学生结合当堂所学的知识来对问题展开一系列的分析,在此过程中有利于打开每一位学生的思维,便于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探寻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中心,使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

因此,教师要充分依据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注意力、精力、思维力都集中在具体的问题上,使其逐渐把握问题的“关键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分析、整合数学信息,有利于提高他们独立分析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简易方程”时,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问题情境。师:观察以下两个方程式,思考简写方法是否正确:(1)9+x=9x,(2)x×2.5=2.5x。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分析逐渐找出这两个方程式中存在的小错误,如第一个式子左边是加法,而结果却写成了乘法,这是不相等的,第二个方程式的简写方法才是正确的。在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掌握了简易方程正确的书写方式,同时还提高了其独立分析的能力。
        三、冲破思维定势学会逆向思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考在于不受固定程式、现行模式的限制,是指学生能够根据新的条件来迅速找到思考的方向,由原来的思路向另一条思路进行转换,这样摆脱固有模式束缚的逆向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达到灵活变通的境界。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冲破以往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原有思路的反面入手,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题目中不同事物的内在联系,通过丰富的逆向训练不断增强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能力,最终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教师设计了有余数的除法和乘法算式互推的练习。(1)根据6×4+5=29这个式子写出一道除法算式。学生们开始由乘法推除法进行逆向思考,得出两个式子:29÷6=4……5和29÷4=6……5。(2)6×4+3=27这个式子,在□里填数字。27-□×□=□;□×□=□-□;(□-□)÷□=□。这种练习形式非常有趣,能够激发学生逆向思考的热情,进而得出:27-6×4=3;6×4=27-3;(27-3)÷4=6。通过大量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逆向思维。
        综上所述,教师应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经验水平,从学生的发展规律出发,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呈现数学问题”、“巧妙设计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和“冲破思维定势学会逆向思考”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会思考、会分析、会解决问题,逐渐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促进其核心素养的逐步形成并不断强化。
        参考文献:
        [1]郭小山.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图形与几何”为例[J].华夏教师,2018(35):43-44.
        [2]曹敏.小学数学基于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2):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