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瑕
中等职业学校
摘要:自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被提出,教育工作者深入教学实践探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数学是中职院校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载体。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六个维度的内容,抽象素养是其中之一。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以抽象素养为重点,联系教学经验,详细阐述培养中职生数学抽象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数学;抽象素养;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中职教师组织数学教学活动需要完成的主要的教学目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不仅提出了详细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还对数学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明确地将数学核心素养划分为六个维度。课程标准在对六大维度素养进行阐述的时候,将抽象素养放在了重要位置。所谓的数学抽象是通过对数学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猜测、验证等活动,从中抽取出本质属性的思维方法,是从感性认知中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从数量关系、图形关系等中抽取出数学概念以及概念关系,并借助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如此才能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提升数学学习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数学抽象在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那么,我们要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素养呢?
一、展示实物,驱动学生探究
数学规律是从数学实物和现象中抽取出来的。在中职数学课堂上,联系教学需要,向学生们展示具体实物,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实物上,还可以使学生发挥自主性,初步地对实物进行观察和探究,发现实物具备的特征,为总结出数学规律夯实基础。因此,在实施中职数学教学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笔者应用实物展示的方式,向学生们展示各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物。
以“空间中的点线面位置关系”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将教室这一现成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学实物,创设了教学情境。具体地,笔者先指着教室中的一面墙,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和这面墙有关系的线有哪些呢?存在哪些关系呢?”在问题情境的驱动下,学生们自主地将视线集中在笔者指向的墙壁上,发挥空间想象能力,自主地找出与面有关系的一些线,并迁移数学学习经验,对线和面的关系进行分析,借此初步地感知空间中的面与线的关系。
立足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所得,笔者鼓励他们自主地观察教室环境,就教室的角角落落提出其他点、线、面关系,进而走进空间中的点线面位置关系学习活动中,夯实有效学习基础。
二、动手操作,驱动学生总结
数学现象是学生们抽取数学规律的载体,也是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依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提出做中学教学理念的时候,要求教师将操作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然而然地获取现象,并对现象继续操作,抽取出规律。对此,在数学课堂上为了培养学生抽象素养,笔者立足教学内容,创设动手操作活动,驱动从数学现象中总结数学规律。
以“指数函数”为例,尽管数学教材中给出了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内容,但是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没有直接展现数学结论,而是引导学生们采用赋值法,按照笔者给出的指数函数,根据不同的数值,绘制出函数图像。绘制函数图像的过程,就是学生获得数学现象的过程。通过对数学图像进行观察,学生可以发现规则,自主地总结出指数函数图像特点。如此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数学知识,还锻炼了数学思维,尤其通过体验数学抽象活动,切实地积累数学抽象经验,发展数学抽象能力。
三、设计练习,驱动学生应用
一线教育工作者在研究数学核心素养的时候,对抽象素养进行了深度的探究,在此过程中,总结了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抽象的四个步骤:观察实例、抓住共性、提出概念、建构框架。上述内容涉及到了以上三个步骤。建构框架是以对知识的理解为基础的。借助数学实物和数学现象,学生可以抽象出数学规律,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但是,如此理解是浮于表层的,需要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进一步地加深理解。所以,在培养学生抽象素养的时候,教师不仅要立足课堂教学内容,还要把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所得,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驱动学生们应用所学。
一般情况下,笔者在设计数学练习题的时候,会尊重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差异,按照学生们的数学学习的不同水平,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出难度不同的练习题,满足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情况。在完成练习题的时候,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用数学符号语言描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进一步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深化抽象思维,发展抽象素养。
总之,在组织中职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指导下,重视培养学生抽象素养,尤其要立足抽象素养的特点,联系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展示实物、动手操作、设计练习,借此使学生从数学现象中抽象出数学规律,使用符号语言描述数学,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抽象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艳红.中职数学概念学习中数学抽象素养的培育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8(33):13-15.
[2]杨万柱,黄令辉,毕彩云.中职新生数学核心素养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初探[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17(09):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