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妍
平罗县第四中学
摘要: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是来其大部分知识都源于生活实践,并且它的最终服务走向也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教师们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课堂上,应当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手段主要是以观察以及实践为主。纵观当下时代背景,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推广运用使得教师们的物理教学效率变得更高,学生们的视界也变得宽广起来。以下便是本文对初中物理课堂中信息技术的激活运用的分析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信息技术;物理教学
当下的社会发展飞速,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教育界也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融会贯通是教师们在这个时代下做出的创新性尝试。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指示下,教师们要根据指导,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教师们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应用可以大大改善传统物理课堂的弊端所在,提高了学习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在新颖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中学生们得以发散自身的物理思维逻辑,将初中物理课堂的效率提升。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时期,尤其对电脑及网络更感兴趣,而信息技术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恰好迎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使所呈现的物理情境真实生动,所反映的原理清晰直观、简明易懂,可以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同学们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在初中的物理学习阶段,教师们应该考虑到学生们的实际状况,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变换。初中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思维敏捷、求知心旺盛的特性,但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爱玩之心。初中生对于网络技术的操作和认知都有着较强的了解,教师们可以通过在物理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对初中生们特色爱好的融会贯通。物理课堂将会变得更加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们将抽象的物理原理、概念等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二)模拟物理实验解决物理实验中的难题
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是它的知识点在生活中的现象都是有迹可循的,教师们应当抓住物理的这一特点。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们为了使学生们直观地感受物理知识,通常会进行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来达成教学目的。但传统的物理课堂状况是教师们往往受到了工具、经费等不足的情况,教师们对于需要一些难度较高的实验无法完成,还有的物理实验受到了安全问题的限制无法进行。而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应用可以对此状况进行改善,教师们在器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模拟实验,以此来解决物理实验中遇到的难题,使学生们的理解更加深刻。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电流和电路”这一课时。由于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器材受到限制,并且电是危险的实验因素,教师们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便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来为学生模拟进行电流和电路的实验。学生们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更好的了解电流和电路在实验过程中的相关知识,对学生们的理解有着重要帮助。
(三)有利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物理学科是属于理科范畴的,它同样具备着抽象的特点,需要学生们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和理解能力,许多学生们在面临着较为困难的物理问题时往往会变得思维受限。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们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这一问题。信息技术手段的主要特点就是它的多样性,它可以对教学形式有着丰富多彩的尝试,且它并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通常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教师们可以在提前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中展示教学内容,其中对于较为难以理解的概念,教师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学生既感兴趣又容易理解的方式去阐释物理难点。多媒体融入进去的物理教学可以发散学生们的物理思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的视野也不再受到约束,在面对抽象的物理概念的时候,学生们应对起来会更加轻松。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材“分子热运动”这一课。对于学生们来说分子这一概念是抽象的,且分子是极为微小的,教师为了使学生们更加透彻地了解分子是如何进行热运动这一过程,可以依靠着多媒体播放分子热运动的动画视频。其中将分子热运动的过程进行了动画化的表达,使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在这样直观的表达中学生们轻松地掌握了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方法
(一)利用互联网资源整合物理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中,教师们仅仅能凭借着课本教材为学生们传授物理知识,这种受到局限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生们对物理学习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中,教师们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的资源来整合更新物理教学资源,在课堂中为学生们讲授。通过网络上丰富多彩的物理教学资源,教师们完善了自身课堂的丰富性,同时也开拓的学生们的物理视野。互联网的应用为物理课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激活物理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们的教学手段是单一乏味的,这样陈旧的教学手段为学生们造成了一定的审美疲劳,在长时间的物理学习过程中导致了学生们对物理课堂失去兴趣。在当下,教师们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来激活完善物理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们可以将多媒体等形式在课堂中使用。通过对学生们感官的触动,为学生们展示生动具体的物理知识现象,使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比如,在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教材中“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这一课。教师们为了给学生们展示电与磁在我们生活信息传递的应用,可以给学生们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来进行现场的实践演示,教师们可以用准备好的电话来进行一场通话演示实验。通过这样的直观方式为学生们解读电磁通信的原理,还可以让学生们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信号塔,让学生们养成在生活中积极发现物理现象的习惯,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以学生为主体,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新指示中要求教师应当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们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当改进教学形式,不再是将成绩视为一切,应当注重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培养。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学生们通过教师的引导完成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同时,教师应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其在生活中观察物理现象,让学生们去热爱物理知识,培养其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这样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教育界来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教师们应当在时代的洪流中抓住这个机遇,对自身的课堂进行优化创新,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优质的教学环境,为学生们的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海峰.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2).144.
[2]韦艳英.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情境创设中的体现[C].2019.